1940年3月5日,蔡元培在香港病逝。
蔡元培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是中国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蔡元培早年苦读经书,崇尚宋儒,并取得功名,连中举人、进士,在翰林院供职。甲午战争后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提倡新学,同情维新变法。1902年在上海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女子学堂一爱国女子学校,并任校长。同年,与章炳麟等创立中国教育会,出任会长。1904年与龚宝铨等在上海成立光复会并任会长。1905年在上海经何海樵介绍,加入了同盟会,并参加了暗杀团,进行反清活动。1907年留学德国。
辛亥革命后,回国任南京临时政府教育总长,主张采用西方教育制度,废止祀孔读经。1912年因不满袁世凯擅权,辞职下野。191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聘请《新青年)主编陈独秀为文科学长,并聘请李大钊、胡适、钱玄同等“新派”人物在北大任教,采用“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实行“教授治校”的制度,提倡学术民主,支持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爆发后,积极支持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1927年后,任国民党南京政府大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长和监察院院长。
“九·一八”事变后,他积极主张抗日,赞同中共提出的国内团结、共御外侮的政治主张。1932年,他与宋庆龄、鲁迅等人发起组织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担任副主席。1937年冬,上海被日军侵占后,蔡元培移居香港,直到病逝。遗著收入《蔡元培全集》。
1949年3月5日至13日,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中央委员34人。
毛泽东主持会议并作了《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报告指出,在全国胜利的局面下,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农村转入城市。报告规定了中共在夺取全国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将采取的基本政策。
大会讨论和决定的主要问题有:(1)确定了彻底推翻国民党统治,夺取全国的方针;(2)指出中共工作重点应从农村转向城市,并以生产建设为中心;(3)阐述了在全国胜利后仍会存在两种基本矛盾,一种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一种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的矛盾;(4)强调了加强党纲建设,规定了禁止给领导人祝寿、禁止以领导人的名字命名街道、企业等,防止对个人的歌功颂德;(5)肯定了军队的作用,通过了《关于军旗的决议》。
河北平山县西柏坡村中共中央领导人办公处所在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还提出了解决国民党残余军队的三种方式“即天津方式,北平方式,绥远方式。天津方式,即用战斗去解决敌人;北平方式,即迫使国民党军队用和平方法,迅速彻底地按照人民解放军的制度改编为人民解放军;绥远方式,即有意保存一部分国民党军队,让它原封不动,或大体上不动,在一个相当的时间之后,再去按照人民解放军制度将其改编为人民解放军。”
参加会议的还有王首道、邓颖超、王震等候补中央委员19人;李井泉、杨尚昆等12人列席了会议。
1963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毛泽东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从此全国开展了学习雷锋的活动。
雷锋是人民解放军沈阳部队工程兵某部班长。1939年12月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今长沙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成为孤儿。1957年加入共青团。1960年参军,同年11月入党,不久任班长。他苦练军事本领,积极学习毛泽东著作,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62年8月15日,雷锋不幸因公牺牲。
1963年1月7日,国防部批准授予雷锋生前所在的四班为“雷锋班”。
1月23日,共青团中央发布决定,追认雷锋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人民日报》发表毛泽东的题词后,又发表了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的题词,推动了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广泛而深入地开展。
全国各种舆论工具广泛宣传雷锋的模范事迹和高贵品质。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座谈会、展览会纷纷举行。雷锋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忠于党以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感染了全国人民。雷锋精神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为人与人之间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关系的象征。
1978年3月5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一次会议正式以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名义审议通过新宪法。
这部宪法基本上恢复和坚持了1954年宪法的一些好的原则和制度,用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全国人民在新时期的总任务,为四个现代化确立了法律基础,坚持了民族团结,民族平等的原则和国际团结的原则。
但由于当时“两个凡是”错误方针的影响,所以仍有一些“左”的历史痕迹,反映了一些错误的和过时的政治理论观点和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内容,有些条文的规定上欠严谨、具体和明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