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他生长在县城,喜欢登山,自然眺望过群山怀抱的村庄。我来自农村,那一道道山梁,想必是,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的情脉。我高考落榜,他考了我们那个县的第一名,如今叫“县状元”,进了名牌大学。开始,我想躲闪他。尽管我的心一直贴在他的心上,高考毕竟拉开了两颗心的距离。 ——选自李玉奎著《杏花女》前言 . 作者按:每一首诗都是一个故事,悲欢已走远。唱给坎坷的路,夜行人,步履艰难。 ——选自李玉奎著文本诗剧杏花女前言 . H-1送 在村头,她一直把我目送到翻过山梁, 久久地伫立,晚霞会染红西边的天空。. . H-2别 起风了,行云要飘远, 春暖三月天,风吹飞雪寒。 雪花漫天,杏花遍野, 难编懂我的花环。 . 落雪无声,飞雪纷乱 山盼花好,水思月圆。 雪中泉水淌过 我愿独自待在它身边。 . 雪停了 飘洒消融,雪魂离散。 栖鸟飞翔 可是飞往浪漫的海边。 . 枯叶在残雪上奔跑,寻找着春天, 雪花落在微翠树冠。 嫰叶滴着雪水, 一树绿色,噙满对冬的怀念。 . 春芽,叶的最初绿色, 出自少女沉醉的笔端。 紧紧包裹的胚芽,那鲜活, 荡起过动心的漪澜。 . 荒芜小径,等待归来的步履, 一日一日,已积月成年。 等到春暖花开, 我要摘一束径上的马兰。 . 坎坷土地哺育了奔忙的江河, 浪声、风声回荡在两岸。 喜是歌,难是歌, 风静了,望断行云风采,天空碧蓝。 . 主题诗(一) 寥廓蓝天,蓝天下白云在游动。白云要离去,变幻着美丽的姿容。天空依然辽阔,彩霞是走远云朵的倩影。 . M-1县状元: 我有过一个像你一样美丽的妻子,现在做了别人的情妇,我不怨她。在我奋斗创造的尴尬光景里,她没有得到,一个喜欢光彩的妻子,应该得到的荣耀和夺目的面子。作为一个丈夫,感到欠她太多的由地位,财富,显示的豪迈。 M-2杏花女: 你捡到的,是件被扔掉的衣服,尽管它还保留着最初的颜色。我除了对孩子的希望,什么也没有。 岁月会把我带到苍老的寺院,一个老太婆在膜拜,傍晚的太阳,早晨的月亮。 . 主题诗(二) 爱情是什么,爱情是噙挂着晨露的玫瑰花,是日已落,那片久久不肯离去的晚霞。 . 作者简介: 李玉奎,男,内蒙古丰镇人,长期从事高中数学教学,教师,中教高级职称。06年以来创作的文学作品,依次被新华、人民、搜狐、新浪等网站推荐,加精且置顶。作品迅速传播,被一个广大的群体欣然接受。2013年由感恩教育之父张鸿超筹划并担任总编,诗集《我用痴情听红叶》,在海外出版发行。2015年,线装书局出版诗剧《杏花女》。部分章节,多次获得国家级文化机构,颁发的特等奖,并入编有影响的书刊。 . 模式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如果逻辑思维的旋律灵感,穿越了没有终点的直线,那么旋律就会优美,无限延伸的平面。如果这个原理成立,从《杏花女》书中,任取几段依据形式逻辑的基本要素排列,再用诗的意境完成美化,必能重组一幕多体裁交汇的立体剧本。当微观耸立在宏观之巅,多维逻辑的灵感便能创作出以杏花女为主人公的诗剧文本。本文属于,用逻辑组合,形成的动感文字诗剧。旨在探索,某种新颖的文化体裁,暂且定义为文本诗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