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名网友在阿里拍卖平台围观了不同寻常的一幕:温州鹿城区百里东路55弄一套不足半米宽的“夹缝房”,从1314元的起始价,经过激烈竞拍,最终以238万元高价成交。这处房产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被两栋建筑“夹”在中间且入口极为狭窄,而被戏谑地称为“百里一条缝”。
据当地媒体报道,尽管外观和入口设计不尽如人意,但这套房产得益于其所在的温州市广场路小学(沧河校区)与温州市实验中学的优质双学区位置,成为市场上的热门商品。它吸引了13名竞拍者报名参与,设置了提醒的人数达到792人次,围观数更是高达17993次。
拍卖信息显示,房屋建筑面积60.18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19.25平方米,总层数3层,此次拍卖标的为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构筑物)所有权,介绍页面突出强调了这间房是学区房,“不占名额,即买即读”。
除了学区的红利,“夹缝房”1314元的起拍价也吸引了不少人趋之若鹜,在临近拍卖结束的最后两小时,拍卖价从65万元飙升至200多万元,多次出现十几万的大幅加价,最终经过135轮角逐,以238万元落槌。
有关消息让众网友惊讶不已,“这房子能住人吗?”“仿佛住在一线天,难以想象。”“238万都可以在上海买套小房子了,还没有那么逼仄。”“花200多万买这所谓的学区房,还不如把钱留给孩子。”
也有网友表示理解和无奈,“学区房,再不好也抢手。当房子绑定了教育,功能就不再仅仅是居住和生活了。”“这房子本来就不是住人的,主要是上学,这种反而是最便捷的入学方式。什么时候能改改这教育模式啊,普通人真的吃不消。”“买这种房一方面是为入学名额,另一方面还有投资。当然,这种特殊房风险也不小,正常房价下跌的风险是小事,一旦政府出台政策‘不具备居住条件的房不能迁户口、不能入学’,一下子就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