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媒体报道,镇江北固山景区的一处土坡上,有块“宋柳永之墓”的石碑,因其过于简单,时常有网友发帖质疑,“碑究竟是何人所立?”“宋词婉约派代表人物的墓怎么如此简单?”“旅游景点为何不好好利用名人印记打造成旅游资源?”
对此,北固山景区相关负责人回应,此处并不是真实的柳永墓葬,墓碑是21年前一次活动所立,“这块墓碑是2003年柳永家乡福建武夷山市要建柳永纪念馆时临时制作的,他们比较认可柳永葬在镇江一说,当时制作了这块水泥碑,一直没有撤掉。”他还解释称,虽然学术界一直有柳永葬在镇江北固山的说法,但并没有找到墓址所在,也没有相关考古发现佐证。
事实上,每隔一段时间,柳永墓就会被网友们关注。今年4月,曾有一名镇江本地网友发帖《建议扩建北固山南面的宋柳永墓地》,其表示“镇江号称是一城山水半城诗词的城市,对古代诗词大家特别重视,修扩建宋柳永古墓于情于理都应该尽快提上议事日程。”当时北固山景区也在帖文下方回复了柳永墓碑的来历。
新闻刊发后,再次引发网友热议,“这才真是巧立名‘墓’呢。”“文化部门应当尽快组织清理这类‘伪古迹’”,不要让游人误会。”“镇江的旅游资源一抓一大把,就是不会开发。”
文旅界人士提醒,对于一些影响力特别大的名人资源,例如诸葛亮、曹操、关羽等全国各地都出现了抢资源、造IP的现象,但从实际效果来看一般,“目前年轻人的旅行出行偏个性化、小众精品化,依托名人资源打造网红IP的可能性不大。历史名人资源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但作为文化符号需要挖掘沉淀,让游客沉浸式体验,不能急功近利。”
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所长贺云翱则建议,如今全国各地都高度重视当地的名人文化资源,要让柳永成为城市的重要文化形象,需要相关部门、专家行动起来。“可邀请专家进一步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文献记录,尽量考证柳永墓的方位,在大致确定的可能范围内树立纪念碑、开展作品研究、组织社团活动等形式进一步传承柳永的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