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商飞公司的ARJ21支线飞机和C919大型客机成功完成国产商用飞机首次加注生物航煤试飞任务,展示中国在绿色航空领域的领先地位。
试飞所使用的生物航空燃料是用餐饮废油也即俗称的“地沟油”提炼而成,采用中国石化自主研发的生物航煤生产技术,以40%的比例与普通航空燃料调和,各项物性参数均与传统石油基燃料一致,符合国家标准及行业要求。这次试飞成功使国产大飞机喝上“地沟油”,不仅验证国产生物航空燃料与国产商用飞机的兼容性、安全性,也为将来国产生物航空燃料的商业化规模应用奠定基础
生物航煤是SAF(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一种,发展SAF促进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全球航空业竞争的新赛道。
相比传统航煤,生物航煤全生命周期可降低50%以上的碳排放。
参与生物航煤赛道,我们基础很好。
中国是亚洲第一个、世界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空燃油技术的国家。
中国石化2014年获得中国第一张生物航煤生产许可证,2015年完成首次客运商飞。如今,中国首套年产10万吨生物航空燃油装置,已在镇海炼化成功进行规模化生产。
看政策基础,“生物经济”已被写入“十四五”规划。
中国民航局出台的《“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生物航空燃油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目标,并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累计消费5万吨生物航空燃油。
看原料基础,“地沟油”供应充足,用“地沟油”做生物燃料,与其他生物燃料原料相比更环保。
在国内,一座千万人口城市,每月餐余废油实际回收量约1万吨,年回收量约10万吨。从全球生物柴油的原料看,大豆油占比约67%,其次是玉米油和菜籽油。用可供人类食用的油脂来做燃料,既不环保也不经济,还影响全球粮食安全。而中国生物柴油原料主要为废弃食用油,属于先进生物燃料。
浑浊如酱的地沟油变成清澈透明的生物航煤后身价倍增,既减少地沟油回流餐桌的风险,又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是变废为宝、变害为利之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