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地铁出现生日祝福、相亲信息、求职简历等各式个人广告内容,被网友戏称是“大型整活现场”,引发关注。
比如,“00后”李先生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分享了自己“五一”期间在花城广场地铁站投放的相亲广告。他在视频中表示,“非常震撼、非常高级”“做自己的‘王婆’。”
网友们对广州地铁的这一改变反响热烈,纷纷在评论区表达支持,“相比于那些重复而单调的商业广告,这些充满生活气息的广告更能吸引人。”“好棒,小人物的生活突然就被放大了。”
媒体评论认为,“E人屏”广告的成功也提醒我们,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高楼大厦的堆砌,文化和情感的交融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告诉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城市故事的主角,每个瞬间都值得被记录和分享。它不仅是广州的一张名片,更是城市创新精神的象征,激励着城市管理者和市民共同探索城市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同时,个人广告业务的扩张,对地铁广告内容审核和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运营方必须确保广告内容健康、积极,符合社会道德标准。同时,也不妨尽可能地使广告服务在价格上亲民,满足群众需求,以免浇灭了市民参与的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