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林市拟组建“锅包肉办公室”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不少网友调侃,“四川可以组建回锅肉办公室,湖南可组建小炒肉办公室,广东可以来个白切鸡办公室……”更有网友质疑,此举会变相增加编制。
据媒体报道,组建“锅包肉办公室”的设想,源于近期吉林市举办了世界锅包肉大赛,据说效果不错,当地认为应该有一个机构去专门负责推广锅包肉。从当地公布的信息来看,“锅包肉办公室”旨在专注于锅包肉的推广与传播工作,邀请优秀的美食博主、网络达人加入,共同助力锅包肉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面对舆论质疑,吉林市委编制办工作人员回应,该机构只是一个挂牌机构,由吉林市商务局安排局内业务相近的科室承担,不增加任何额外编制。
但不少网友还是对“锅包肉办公室”冷嘲热讽,“感觉就是形式主义!这些宣传活动当地文旅部门干不得?有必要专门成立一个办公室吗?”“一盘平平无奇的锅包肉,值得地方摆出如此大的阵仗吗?”
媒体也刊发评论称,一些地方挂牌成立临时机构,主要是为了整合资源,此前的西瓜办、馒头办、拉面办、炸酱办等,都曾遭到诟病。机构挂牌后就要有实实在在的成绩,而不能把牌子一挂了之,没有了实际动作,最后只收获了一时的流量,沦为一个噱头。诚如网友所说,“想让游客流连忘返、纷至沓来,靠的还是特色和服务。如果将旅游当成一锤子买卖,不仅换不来回头客,还可能会给地方形象带来负面评价。”
舆论同时提醒,就算“锅包肉办公室”能换取一时的流量,也不是万能的。此前火爆全国的淄博烧烤,热度也仅仅维持了一个春秋;甘肃天水麻辣烫起势凶猛,后续也是一地鸡毛。更重要的是,看似繁荣的文旅经济,对当地整体GDP的拉动其实非常有限。尤其是,在烧烤和麻辣烫之后,人们对地方文旅的套路日渐熟悉,也会审美疲劳,地方围绕一道小吃大做文章,想要出圈恐怕难上加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