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下葫芦浮起瓢,7月2日,新京报发表《罐车运输乱象调查:卸完煤制油直接装运食用大豆油》;7月9日,刚刚食安办组织六大部门成立调查组彻查陆上罐车混运乱象,短短几天时间,水上又出事了!
2024年7月13日,财新发布特稿《食用油水运也存混运乱象,海事部门和企业已开始整治》,这说明,作为每一个国人餐食必用之物的食用油,不仅是陆路货运,食用油水运也存在混运乱象。
据财新特稿,7月11日,一名食用油专用运输船船长称“以前混运没人管,你装好白油运食用油,只要能提供洗舱证明就可以了,而洗舱也不用很严格,自己随便搞一下,再开一个假的洗舱证明,粮油企业也不会细看”。白油是化工合成油的俗称,主要用于化纤、合纤、橡胶增塑、合成树脂等工业用途。
他说,从这个月(7月)开始,所有粮油企业和海事部门也查得严了,“洗舱也不好瞎搞了,以前最多3000块钱弄个假的,昨天我去问了一下,现在要上万元。”
据这名船长介绍,装其他货品后再装食用油,粮油企业一般很难检查船舱,只会查验船舶的洗舱证明、油气消除证明和换品种证明,这些证明文件均由第三方的洗舱公司提供。他说,很多食用油运输船都做过混运,因为食用油水运专货专运后,管理方式参照危险化学品,但货量很少,集中在少数粮油企业手中,压价严重,而且回程基本都是空驶,不运一点其他货,很容易就亏钱……
不知为啥,吴钩看了财新这篇特稿,突然想起八个字:水陆夹击,插翅难逃!
罐车混运事件发生后,许多人都在关注油罐车,骂司机没有底线。现在,大家看了财新特稿才知道,除了罐车,船舶也同样混运食用油,这说明了什么?
其实,我一开始就从来没有怪罐车司机,因为我知道他们赚的钱不多,司机是运输行业被压榨得最惨的最底层。若不信,大家忘了2021年唐山那位因北斗定位掉线被罚款2000元,服农药自杀的货车司机金德强吗?
无论是司机还是船工,并不是他们没有底线,关键是他们生存的底线太低了(货车司机金德强的生存底线是2000元人民币),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守住道德底线。
我们有那么多锦衣玉食、贪腐高达数亿的“大老虎”都守不住底线,凭啥要求天天舟车劳顿、风餐露宿的司机船工守住底线?
多少年了,每次出了事,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乱象必然此起彼伏。区区的司机船工搅不起这水陆混装混运的乱象!
水陆夹击、插翅难逃,天罗地网早就“布下”!仔细一想,财新发表这篇特稿,一点不“特别”,不意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