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一名孕妇在网上发帖称,因为老公是小学文凭,被医生判定去了高危妊娠门诊,有种被歧视的感觉。对此,天津市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辟谣称,经卫生健康部门核查,我市并无此类情况发生。
但网友并没有停止讨论,并提出疑问,“只是辟谣有什么用?我们想知道,孕妇的学历是不是对宝宝的影响很大?”“这明显就是歧视!请问,评判依据是什么?”也有网友猜测,“会不会是因为学历低的人什么都不懂但又特别犟,非常难沟通?比如,跟大专学历的说‘早上空腹来’,跟学历低的得说‘啥也别吃啊,水也别喝’。”
中南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黄桔园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高危妊娠评分是存在的,各辖区执行的细则表述会有所不同,但上述网友发布的图片清晰度不高,也有一些明显错误,真实度存疑,现在多用五色管理来进行孕产妇风险评估。
黄桔园还提到,评分项的制定都有充分的医学依据,低文化水平只是其中一项评分指标,不存在歧视,相反是对孕期潜在风险的防范,是对孕妈妈的保护。“因为低文化水平可能会伴随低医从性,文化水平较低的孕妇及其家属可能对孕期保健和医疗建议的理解与接受程度有限。这可能导致他们不信任医生的诊断和建议,忽视必要的产前检查,或者对医疗指导产生误解,从而增加妊娠期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