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778|评论: 12

[转帖] 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PMI降至49.8 2023年11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4-8-3 05: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财新网】7月中国制造业景气度明显下降,仍然呈现供给好于需求的格局。内需疲弱,采购量指数降至荣枯线下,原材料库存指数随之降低。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3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24-8-3 05:06 | 显示全部楼层

641

  7月1日公布的2024年7月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录得49.8,较6月下降2个百分点,2023年11月以来首次低于荣枯线,景气水平明显回落。

  国家统计局此前一日公布的7月制造业PMI录得49.4,比上月略降0.1个百分点,连续三个月低于荣枯线。

  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来看,制造业仍然呈现供给好于需求的格局。生产指数连续九个月维持在扩张区间,不过7月仅略高于荣枯线,生产扩张幅度有限。需求侧表现更为弱势,新订单指数自2023年8月以来首次落入收缩区间,投资品类和中间品类的新订单量下降,消费品类保持增长。据调查企业反映,需求疲弱,客户削減预算,导致最近新接业务总量下降。不过,外需维持增势,新出口订单连续七个月录得增长,但增速放缓。

  制造业就业稳定,7月就业指数连续11个月位于收缩区间,但仅略低于荣枯线。消费品制造商用工规模增长,投资品类和中间品类用工量轻微下降。调查显示,有企业为应对后续工作量而增加用工,但也有企业因为新接业务量减少而压缩用工,两者几乎相抵。

  因生产资料短缺,部分订单的完成进度被拖延,积压工作指数连续第五个月高于荣枯线;不过因为新订单减少,积压工作指数增速边际下降,为近四个月来最低。产量增加叠加出境货运延误,导致库存上升,产成品库存指数在扩张区间上升。

  新订单减少,导致采购量指数2023年10月以来首次位于荣枯线下,企业不愿意增加生产资料库存,原材料库存指数今年以来首次位于荣枯线下。

  原材料价格上涨继续推动制造业企业生产成本上升,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在扩张区间小幅回落;出厂价格指数在6月短暂高于荣枯线后,7月重回收缩区间。调查显示,鉴于竞争加剧,为了推动销售,制造商下调销售价格,降价主要集中在投资品类。

  制造业企业家乐观情绪略有回升。7月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从6月的低点回升,但仍然低于长期均值。虽然新订单量减少导致新接业务总量下降,但是企业仍然相信业务拓展和新产品问世,将有力促进销售的改善。

  财新智库高级经济学家王喆表示,7月,制造业供给略有扩张,内需下降,外需稳定,采购量下降,原材料库存减少,就业收缩程度趋稳,价格水平承压,制造业企业乐观情绪略有回升。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市场乐观预期不强仍是当前最为突出的问题。稳增长、促就业、保民生,加大政策刺激力度,推动前期政策落地见效,更大力度激发市场活力和内生动力,当是近期政策工作重点。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4-8-3 06:08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指数与国家统计局的指数(49.4)略有不同,侧重中小企业

发表于 2024-8-3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产能严重过剩。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8-3 10:43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4-8-3 10:21
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产能严重过剩。

如果需求足够但是产能过剩,那剩余的劳动力该怎么解释、该怎么办?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8-3 10:45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4-8-3 10:21
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产能严重过剩。

如果需求已经强劲和足够,那是不是应该代表普通人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富足?对比一下各国的人均购买力就知道了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8-3 10:49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4-8-3 10:21
不是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产能严重过剩。

如果需求强劲但同时产能过剩,那是经济向好的基础,那就可以缩短工时、增加法定假期同时还能保证人均收入不减。

发表于 2024-8-3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24-8-3 10:43
如果需求足够但是产能过剩,那剩余的劳动力该怎么解释、该怎么办?

      该怎么解释不敢说,该怎么办不知道。

发表于 2024-8-3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24-8-3 10:45
如果需求已经强劲和足够,那是不是应该代表普通人的物质生活已经很富足?对比一下各国的人均购买力就知道 ...

        脱离了人均收入(中位性收入)谈人均购买力有什么意义?

发表于 2024-8-3 11:3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8-3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匿名者 发表于 2024-8-3 10:49
如果需求强劲但同时产能过剩,那是经济向好的基础,那就可以缩短工时、增加法定假期同时还能保证人均收入 ...

      需求强劲同时产品过剩不符合逻辑,把它认为是经济向好的基础是掩耳盗铃。“缩短工时、增加法定假期同时还能保证人均收入不减。”的理想社会圣西门、傅里叶早就描绘过,欧文还进行了社会实践。马克思的设想更加人性化,工人应该干两小时的电工再转为干两小时的车工以避免劳动的枯燥。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8-3 12:07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4-8-3 11:53
需求强劲同时产品过剩不符合逻辑,把它认为是经济向好的基础是掩耳盗铃。“缩短工时、增加法定假期 ...

但现实里就有啊,一周40个小时,一年160天假期,还有各种福利。
(匿名发布)
(匿名发布)  发表于 2024-8-3 12:08
正在拿你 发表于 2024-8-3 11:34
脱离了人均收入(中位性收入)谈人均购买力有什么意义?

那怎么证明需求足够呢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