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136|评论: 7

暑期游泳提高警惕!医院发文:6个孩子离世,最小仅2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8-14 0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浙大儿院”微信公众号发文:

暑期开始至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内科重症监护病房)已接收了8名溺水儿童,其中仅2人保住了性命。

痛心!6个溺水的孩子
在ICU走了

这6名溺水的患儿中,年龄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2岁。溺水的时间非常集中,4名是在7月28日—30日这三天发生的溺水。

这让国家儿童健康与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PICU副主任杨子浩感到非常痛心:

“一分钟的大意,一辈子的悔恨。暑假才过了一半,接下去的二十多天,家长一定要提高对溺水的警惕!”

危险!有130厘米高孩子,在60厘米深的玩水池溺水

接收的8名孩子中,“5名孩子是在池塘中发生溺水,2名孩子是在泳池中溺水,1名孩子在水上乐园溺水。”

在水上乐园溺水的那个孩子,让医生印象尤其深刻。孩子身高已经有130厘米,溺水的玩水池却只有60厘米,这在大家看来都觉得不可思议。

据孩子家长回忆,当时孩子在浅水池里玩水,父母看到池子里的水才到孩子的大腿根,也放松了警惕,没有时刻盯紧孩子。后来,孩子由于脚下一滑,一头扑倒进了水里,慌乱之下,手没办法撑到池底,帮助自己站起来,水直接呛进了肺里,出现了溺水的情况,被救起时,就已经陷入了昏迷之中。

幸好孩子父母学了心肺复苏,在孩子恢复心跳后赶紧送医,在经过治疗抢救后,最终保住了性命。

杨子浩副主任表示:“并不是说水要多深才会发生溺水。只要孩子一头栽进水里呛到水,摔倒进水里后爬不起来,或者水面盖过口鼻就有可能发生溺水,所以即使在很浅的玩水区域,家长也一定要时刻盯紧孩子的情况。同样,家里储满了水的小木盆、小水池、浴缸等,也会增加婴幼儿家中溺亡的风险,家长也要十分注意。”

孩子溺水并非大声呼救、反复挣扎,而往往是沉默无声!

医生表示,在以往的不少溺水案例中,其实家长就在身边,却不知道孩子已经溺水了,一直等到孩子浮在水面上才发现,这时已经迟了,这是非常可惜的。

溺水往往是沉默无声,孩子出现以下状况,家长需要提高警惕:

1.突然安静无声,嘴没入水中。

2.手臂可能前伸,但无法划水向他人移动。

3.在水中直立、不能踢腿,往往挣扎20—30秒之后沉下去。

4.眼神呆滞或是闭着眼睛,头发可能盖在额头或眼睛上。

5.看起来像在抬头看天空、岸际、泳池边或码头。如询问无反应、眼神涣散,就需要立刻伸出援手。

所以,家长在陪伴孩子游泳戏水时,一定要时刻盯紧孩子,预防溺水的发生。

告诉孩子——“六不准”

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

2.不准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

3、不准不熟悉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

4.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5.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6.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

大人牢记——“九要点”

1.决不能将儿童单独留在浴缸、浴盆或开放的水源边

2.大人与孩子的距离起码要在视线范围内,专心看管

3.坚持让孩子穿高质量的浮身物

4.要求孩子下水前活动身体,避免出现抽筋等现象

5.在水中不要喂孩子吃东西,有可能呛住

6.教育孩子不在水中互相嬉闹,防止呛水窒息

7.教孩子用正规方式学习游泳,并学习心肺复苏等技能

8.不到不熟悉、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

9.不熟悉水性、水下情况不明时,不要擅自下水施救

对已救上岸的溺水者

正确急救处理如下

首先判断是否有意识。

如果溺水人员有反应、有呼吸,这时注意保暖和安慰病人,尽早脱下溺水者身上的外套,避免潮湿的外套带走身体热能,产生低温伤害,陪护等待120的到来。

如果溺水人员无反应,首先开放气道,清理口腔内异物(水草、泥沙)。其次,用5秒至10秒观察胸腹部是否有呼吸起伏。

如有呼吸,将病人置于稳定侧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如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呼吸,应尽快给予2至5次人工通气,每次吹气1秒钟,确保能看到胸廓有效的起伏运动,之后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胸外心脏按压30次和人工呼吸2次交替进行,尽快获得AED并尽早使用。

千万不要倒挂患者进行“控水”,这样反而容易导致患者反流窒息,而且会因为控水而导致心肺复苏的延误。
游泳后出现气急、气促、干咳,警惕隐匿性溺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密云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高巍提醒,游泳之后,如果出现气急、气促、干咳应警惕,当心隐匿性溺水。

“隐匿性溺水又叫迟发性溺水,是指在游泳或水上活动后,由于呛水或吞水导致肺部气体交换受阻,出现呼吸困难、咳嗽、乏力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在离开水面后立即出现,也可能在几小时甚至几天后才显现。”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胡文淼表示,隐匿性溺水患者如果没有及时诊治,可能会影响心肺功能。

高巍提醒,隐匿性溺水者出现的干咳不是很厉害,且患者一般不发烧,如果处理不及时,患者可能面临呼吸和循环功能急剧下降的情况,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又称“二次溺亡”现象。因此,即使溺水者被救上岸后恢复自主呼吸,也一定要送往医院完善相关检查,以免延误治疗甚至危及生命。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1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4 12:36
乐死我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4 12:36
乐死我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4 12:40
可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4 12:40
可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4 12:40
可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4 12:40
可怜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24-8-17 15:49
桐是什么意思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