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网传媒-四川发布客户端消息 一年一度,书画相约!8月21日,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省决赛在“李白故里”四川江油举行。600余名参赛选手同台比拼,切磋书画技艺,进行最终角逐。
今年4月,由省委宣传部、教育厅、文化和旅游厅、团省委、省文联、省少工委等六部门联合发文,以“文化传承 强国有我”为主题,在全省范围开展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其中,面向全省在校中小学生的书画传习大赛从4月持续开展至8月,线上线下吸引1700余所学校3000余名教师、150余万名学生关注参与,经过激烈的初赛、选拔赛,最终推选出600余名学生(含网络区60名)进入全省决赛。
全省决赛包含书画创作比拼和素养比拼。8月21日上午,随着一声令下,参赛选手们投入中国画与中国书法的创作比拼之中,一撇一捺,一笔一划,尽显书画的神韵。下午,书画素养比拼举行,着重考察青少年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选手们需在40分钟内完成知识试题作答。
在中国书法比赛现场,参赛者们笔触如飞,沉稳有力,横竖撇捺间,或大气刚劲、或飘逸隽秀的汉字呈现在宣纸上,现场的空气中弥漫着笔意激起的淡淡墨香。而在中国画比赛现场,选手们泰然自若,通过笔触的轻重、疏密、快慢,形成画面的节奏感,跃然于纸上的是光影和空间的美感,是少年的胸怀与气魄。
“书法最能使我内心平静,尤其是书写诗歌时常感觉在与诗人交流。我最喜欢的诗人就是苏轼,即便被贬多地仍保持乐观心态,非常值得学习。”来自书法高中组的万佳仪已研习书法达7年之久。决赛现场,这位腼腆文静的女生戴着口罩,俯身于桌,一副沉着稳重的小小“书法家”模样。
而在中国画比拼现场,小学组选手吴铮毅沉着老练,笔下大面积青色颜料的使用,勾勒出三星堆青铜器的神秘神韵和思绪飞扬的少年意气。今年12岁的他挺起胸膛表示,“传统书画不能丢,要一直学习一直创作下去,我想把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把家风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爱上传统书画。”
记者从现场获悉,本次中国画与中国书法全省决赛分为小学组、初中组和高中(中职)组,分别开展180分钟的创作比拼和40分钟的素养比拼,总成绩由两项比拼成绩按7:3权重相加确定。在中国画创作比拼方面,参赛选手需在180分钟内完成1幅不限风格的指定主题作品。而书法类创作比拼则包括两项内容:指定主题作品和需要默写的自主选题作品,成绩各占50%。值得一提的是,书法类创作比拼今年取消了经典法帖临写,旨在考验学生们的现场创作能力。
比赛结束后,各组评委专家走进赛场,聚精会神地逐一针对选手创作的书画作品进行打分。许多选手高水平的艺术创作,让专家们发出惊喜赞赏。
“积健为雄”!中国书协理事,四川省书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王道义对本次书法评审做出了如此的印象评价。在现场,王道义直言看到这些参赛选手的书法作品“十分感动”,他说“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参赛的青少年能够通过自己日积月累,将中华传统文化、书法文化展现得如此淋漓尽致,这是一场令人感动的文化传承”。
据悉,本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省决赛暨嘉年华活动期间,将陆续举行书画教学课例公开课、书画传习工坊展暨书画集市、书画艺术传承发展座谈会、研学、嘉年华之夜等六大主题活动。
随着第三届青少年书画传习大会全省决赛的圆满落幕,决赛结果也将在8月22日晚的嘉年华之夜现场揭晓,届时,荣获全省荣誉的书画少年将迎来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一起期待!
四川发布客户端记者 刘茜 许明智(实习)王洋(实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