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北方近邻朝鲜,虽然距离超近,但因其神秘度亦高,国人对其了解并不多。倒是曾经的意识形态相同,不少国人欣赏其正宗社会主义优越性。比如:免费医疗、住房、上学等,很是让人赞同乃至羡慕。 但是,且不说朝鲜的政治体制现状如何,只说其经济状况,国人了解程度就有意无意忽略。其中最突出的要算上世纪九十年代的“苦难行军”,堪称朝鲜历史上不堪回首的一页!估计相当数量的国人压根就不知道“苦难行军”是怎么回事。也许只有极少数人有所耳闻,但并不知道详情以及给当时朝鲜造成的伤害有多大!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我国大踏步走上改革开放快车道的好时光,国人不但基本解决温饱问题,还朝着融入国际经济秩序极速前进。但隔壁邻居朝鲜,却因为苏东剧变,尤其是多年来长期倚靠的苏联解体,继承苏联主体的俄罗斯不复有经济实力东顾,朝鲜经济一下子陷入极大困境。具体表现在朝鲜赖以生存的外部支援戛然而止,设备、化肥、燃料……急需的资源再也得不到外部援助,国民经济顿时陷入无法摆脱的困境。 农业方面,柴油和汽油的短缺使得农业机械无法运转,汽车改用柴火驱动,本来耕地面积就稀少,再加上自然灾害频繁,水患、旱灾、台风轮番来袭,粮食产量剧减,导致1994年到1998年间,朝鲜经历了世所罕见的大饥荒!仅仅全国人口只有两千多万,因为饥荒就饿死48万,包括其中5万劳动党党员也未能幸免!就连最核心的军工单位也不能幸免,约5万工人和高级技工、工程师因饥饿而亡,生产陷入停滞,令人悲恸。而那些幸存者,也在饥寒交迫中勉强度日。 与此同时,朝鲜政坛内部斗争不断,军部、党部、内阁三方博弈,导致内阁的地位被削弱。1998年修宪后,军事权力的提升更是将内阁置于尴尬的境地。内阁虽被设定为国家最高权力的行政执行机关,但在实际运作中,诸多经济改革常遭军方否决。 最为突出的是,金正日的亲信、劳动党计划财政部长朴南基,未经内阁同意便强行推行货币改革。然而,改革掌舵者对经济规律缺乏认识,盲目施行的改变导致经济进一步恶化,民生如履薄冰,令人扼腕。最终,为平息民怨,朴南基被枪毙,成为那场混乱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时至今日,虽然朝鲜已经走出“苦难行军”的阴霾,但对比改革开放突飞猛进的中国,依然步履维艰。拿最简单最常见的国人习以为常的日常生活比较,轿车普遍进入家庭、人手一部手机、大量国人出国旅行、多数国人已经进入营养过剩导致三高等等,差距明显拉大。 对比之下,固然朝鲜保持了医疗、住房、教育等免费,但具体生活质量是完全无法与中国比较。至于被国人普遍诟病的“三座大山”确实存在,只不过不在本文讨论范围之内。 一言蔽之,从过去的“苦难行军”到目前朝鲜完全被排除在国际社会之外,朝鲜所拥有的所谓社会主义优越性,不过是一件华而不实的光鲜外衣而已。国人有什么理由对其称道乃至羡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