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会9月10日通过《平台工人法案》,为出租车司机、私家车司机以及外送送货员等依赖在线平台谋生的工作者提供劳动保护。这被认为是新加坡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在平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为新加坡约592万人口中的约70500名平台工人提供保障。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法案将从2025年1月1日起生效,将平台工人划分为介于雇员和自雇人士之间的独特法律类别,确保他们享有比现有水平更高的新加坡中央公积金,包括退休、医疗、住房和家庭保障在内的综合保障体系)储蓄计划保障,以与目前的雇员、雇主支付费用标准保持一致。平台的运营商还必须为平台工作人员提供与雇员同等水平的工伤赔偿保险。此外,平台工人还可以凭此拥有多种补充性的维权途径,包括在“经过考虑和在合理情况下”发起罢工。
不过,也有不少议员就法案实施细节提出担忧。国会反对党领袖毕丹星担心,新措施会造成业者的营业成本提高,进而转嫁给消费者,由此或将导致平台服务的总体需求减少,平台员工的工作量和收入则可能相应减少。对此,新加坡永续发展与环境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部长许宝琨回应称,新法规包含了防止运营商将成本转嫁给工人的措施。同时,市场竞争也会制衡运营商的成本策略,确保消费者与工人可以更换平台。
此外,关于是否对平台算法进行监管的建议,许宝琨认为,强制披露算法信息可能导致平台离开新加坡,影响就业机会。因此,平台工作协会将被赋予与运营商讨论“算法歧视”等问题的权力。
9月10日,新加坡总理黄循财在社交平台表示,这项法案是新加坡强大的“三方协作”(即劳、资、政三方基于机制展开协商)制度的成果。“我们共同制定了一个对工人和企业都有利的解决方案,确保公平待遇,同时保留零工工作提供的灵活性。这是我们不断努力更新和加强我们的社会契约的又一个有意义的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