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1|评论: 6

[热点事件] 刀郎:跳过误读后惊为天人的音乐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9-22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郑新安
仅仅不到一周的功夫,刀郎的《罗刹海市》就火遍全球,成为史上播放量最大,演绎版本最多,参与人数最多,谈论角度最多,分析解构最多的歌曲。
注意,《罗刹海市》爆火绝非营销,完全是作品本身的力量。

这种盛况,用史无前例,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来形容都不过分。
《罗刹海市》像红楼梦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都说的头头是道,娓娓动听。我看到最神奇的是,除了音乐界。连文学界,诗歌界,民俗界,司法界,法律界,教育界,中医界,戏曲界,哲学界,社会学界,历史学界等等都参与到解读当中,甚至连堪舆,算命,八卦,神学,命名学,都是参与其中解读。并且,还都能自圆其说,自成一家。
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甚至这种猜谜游戏都火到了国外。

法国一政党领袖就此歌发声,认为此曲就是为德国当下政界现状定制,韩国某电视节目也在解析这首歌是对韩国政坛的某种讽刺。不仅如此,英国,美国,加拿大,都有人翻唱,讨论,影响空前绝后。

在演绎的戏种方面,更是五花八门,无一戏种不参与;京剧,豫剧,越剧,川剧,湖北大鼓,粤语,古典,文艺,二人转,西北风,花鼓戏,黄梅戏,苏州评弹,二胡,琵琶,古筝,唢呐,文学,相声,综艺,小品;
只有想不到,没有看不到。

《罗刹海市》这样的包容性,丰富性,多义性,堪称中国第一神曲。

解析越多,岐义就更多。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认知程度不一样,发现的内容也不一样。在我看来,大部分的解读都很精彩,只有一小部分的解读,是还没有完全看懂歌词意义的妄断。

很多评论只是为蹭流量,纯属娱乐,不可当真。

伟大的音乐能让我们找到各自需要的意义,这里面就有许多误读与演绎的出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01

误读一:刀郎为什么被同行轻视?



刀朗是草根歌手,没上过一天音乐学院,也没有什么名家师承,完全靠自学成就了今天的影响力。刀郎最早出道唱的歌,都是各类红歌的翻唱,所有听过的人,第一印象是不怎么样。我第一次听的时候,就觉得还有人唱这种老歌,这有什么好听的,完全不屑一顾。



这种感觉,我相信是很多人对刀郎音乐的第一印象,但转眼又一听,沙哑的嗓音,高亢幽远的乐门,又有一种不一样的味道。



为什么业内同行看不起刀郎?我觉得和刀郎早期以翻唱红歌的印象有关。后来,随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的爆红,人们才发现,自己的印象与评论有点短视了,原来他不仅仅就是翻唱,而且还会创作歌曲。但,就是创作的歌曲,爆红的歌曲,曲调与歌词都很粗放,大白话一大堆,完全与流行音乐不是一个调门,同行普遍不接受。这样就出现了“四大导师”的评论,让刀郎在圈子内难以混下去。



那么,为什么同行要打压他,想来想去,应该是以下几种原因。



一、刀郎的歌,比较通俗,歌词简单似说话一般,没有文学性,审美性。大白话嘛,没有一点修辞,也就是那英说的没有审美性。比如早期的翻唱歌曲,只是一种摹仿性的二创。



二、刀郎的嗓音沙哑,高亢幽远,与时下流行歌手的味道完全不一样,不注意听还以为是个破罗嗓子,根本就不是唱歌的料。比如,初听这样的嗓音有点怪,人们不易接受,需要反复听才能感受得到。


三、成名作《2002年的第一场雪》发布的有点晚,听众并没有发现他的创作实力,只知道他是一个翻唱红歌的歌手。这首成名作,歌词也确实口水些,写的很一般,没有文学上的修辞性,这也是事实。



四、刀郎的歌曲制作简陋,粗糙,与主流音乐圈不是一个路子,同行认为不入流。

那时的刀郎没有钱,所有的制作都亲力亲为,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把歌做出来。没有条件做精良。不是技术问题,和没钱有点关系。



五、刀郎的草根身份;无门,无派,无师承,无学历,却突然销量超过了所有人,令人不爽。于是,纷纷打压。一个个都是音乐导师的人,突然被一个从未听说过的人打败,没有几个人是心里爽的,质疑打压别人是他们的基本态度。这是人的本性,自己成功了,容不得其别人比他更成功。



有道是,人人都是从零开始, 人人都是从草根成长起来的。谁也不是天生就是大佬。但问题是,一旦一个人,从草根成长为大咖之后,心态就变了。对于新生的力量,总是会用蔑视的眼光看后来者。但他们都忘了,自己曾经被人打压的艰辛。正如,媳妇总受婆婆的气,等她成了婆婆之后,她也照样开始为难后来的媳妇。丝毫不会因为,自己曾经被人为难过,不被认可过,从而对后来的人变得温暧。


权威被挑战,利益被分割,同行们此时心里都不理智,就算是好歌他们也断然不能接受,更何况,当时他们都还没认识到那是好歌。因此,他们都要打压刀郎。



刀郎10多年前凭着《2022年的第一场雪》《西域情歌》《冲动的惩罚》《披着羊皮的狼》爆红一时,凭的是源于他豪迈粗犷的曲风、热辣直白的歌词、沧桑浑厚的唱腔赢得了万千网友的喜爱。这种喜爱需要不同时间来体验和接受,有些人敏感,听一次就能感受到不凡,有些人需要反复多次听才能有感觉。



在「如果那天你不知道我喝了多少杯,你就不会明白你究竟有多美」的直白陈情中,确实有点,被主流乐坛主流歌手们站在制高点上称其的「低俗」的味道,以及「五环内视障」和「审美独断」的色彩。刀郎彼时用通俗、民俗和风俗来拆解「俗」字的自辩也是那么无力。



现在的刀郎不一样了。



他的歌表达了更多的社会情绪,面向社会大众传播,成为大众个人好恶的情绪锚点或靶点—网友们在移情代入基础上对他的歌臧否和玩梗,远远超出了作品本身。



从不喜欢,到喜出望外,刀郎的歌需要这样一种预热。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02

误读二:刀郎的歌没文化就农民爱听



那英说听刀郎的歌没有审美观点,听他歌的人都是农民。汪锋说刀郎的歌是流行音乐的悲哀。杨坤说的就更恨了,说刀郎的歌就不是音乐。高小松说的话完全没有底线,说谁送他刀郎的唱片,他就扔进垃级桶里。



这些话大家都耳熟能详,整体的意思就是,刀郎的歌没有文化,听众都是农民。农民就是没文化,只会种地的人嘛!当然,也不懂音乐,农民只有小曲,哪有音乐?


连我以前,也觉得刀郎是没有文化的,写的歌词都是大白话,与主流音乐圈的歌相比,内涵上没有多少内容。


如谷健芬老师的歌,王健老师写的三国演义的歌。比如《历史的天空》就是不可多得的经典。

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

湮没了黄尘古道

荒芜了烽火边城

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

兴亡谁人定啊

盛衰岂无凭啊

一页风云散啊

变幻了时空

聚散皆是缘啊

离合总关情啊

担当生前事啊

何计身后评

长江有意化作泪

长江有情起歌声

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星

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这歌词有着蒙太奇般的画面感,充满着对人类命运,历史循环大道的精彩描述,很厚重。相比之下,刀郎早期的歌词,听起来是单薄一些,但好在,整个词中总有一句动人的诗眼。不仔细玩味,就会觉得没文化,口水。



可实际上呢?这些都是误读,什么时候发现的呢?就是这次刀郎发布的新歌《山歌廖哉》。


刀郎的《山歌廖哉》一经发布,立马火遍了全网。曲调先不说,就那歌词,每一首都是绝美的诗歌,每一首都是精雕细刻出来文学,深含着众多文化典故与故事。看了这样的歌词,还说刀郎没文化,那就大错特错了。



罗刹国向东两万六千里,

过七冲越焦海三寸的黄泥地,

只为那有一条一丘河,

河水流过苟苟营,

苟苟营当家的叉杆儿唤作马户,

十里花场有浑名。

她两耳傍肩三孔鼻,

未曾开言先转腚,

每一日蹲窝里把蛋来卧,

老粉嘴多半辈儿以为自己是只鸡。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它不知道她是一只鸡

勾栏从来扮高雅,自古公公好威名。

打西边来了一个小伙儿他叫马骥,

美丰姿少倜傥华夏的子弟,

只为他人海泛舟搏风打浪,

龙游险滩流落恶地。

他见这罗刹国里常颠倒,

马户爱听那又鸟的曲,

三更的草鸡打鸣当司晨,

半扇门楣上裱真情,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

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那马户不知道他是一头驴,

那又鸟不知道她是一只鸡,

岂有画堂登猪狗,

哪来鞋拔作如意。

它红描翅那个黑画皮,绿绣鸡冠金镶蹄,

可是那从来煤蛋儿生来就黑,

不管你咋样洗呀那也是个脏东西,

爱字有心心有好歹。

百样爱也有千样的坏,

女子为好非全都好,

还有黄蜂尾上针。

西边的欧钢有老板,

生儿维特根斯坦,

他言说马户驴又鸟鸡,

到底那马户是驴还是驴是又鸟鸡,

那驴是鸡那个鸡是驴,

那鸡是驴那个驴是鸡,

那马户又鸟,

是我们人类根本的问题。

这歌词借蒲松龄故事指桑骂槐,旁敲侧击揭露社会现实。这样的文化不要太多呀。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婉转的曲调,沙哑的嗓音,深深的情感,听了开头就想让人流泪,还有那二胡声声惹人心碎。



如果说《罗刹海市》听完拍案叫绝,隐喻的真好,《颠倒歌》听完之后感觉好讽刺,好有意思,那么《花妖》,听完之后就是浓浓的悲伤,默默无言。


而且整个专辑的词曲、编曲、制作、录音、混音、母带、和声,全由刀郎一人完成。

这是个没文化的人所干的吗?这是农民干的事?(当然,四大导师,以前没看明白,现在改变看法也是对的。)



刀郎完全是一个素人,没受过任何专业训练,却是一个全能音乐人。他不是一个仅会唱别人歌的歌手。就在这一点上,就超越了大部分歌手。



刀郎显然不是农民,听他歌的也不完全是农民。王健林,罗大佑,刘德华,谭咏麟都是刀朗的粉丝。刀郎不仅有文化,而且是文化大家。此次,刀郎回归,带着他的美酒,有怨气,也有不满,有愤怒,还有热爱,让大家看看,这真的不是农民,却有着农民一样的真挚情感。



贴地飞行,写老百姓的生活,他唱出了人世间的伤感,前世情缘;几句歌词,道尽了一段段凄美的爱情。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怀才不遇无奈彷徨,

苦尽甘来放荡豪迈,

只身孤影茕茕孑立。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39 | 显示全部楼层
03

误读三:《罗刹海市》是讽刺“四大导师”


新专辑《山歌廖哉》中的第二首《罗刹海市》是在全球网络播放量,讨论量,解析量最多的歌曲。从7月26日的80亿次到8月4日的130亿次,远超2017年西班牙神曲《Despacito》55亿次的世界纪录,并且还在持续增长中。


这数字具体如何统计的咱不清楚,但有无数的人在统计这不断变化的数字,影响力波及全球。成了2023年下半年最火的“神曲”则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罗刹海市》为什么会席卷了整个社交网络?主要原因在于歌词的内容太丰富了。太容易联想了,太有内容可说了。


刀郎不解释,他的缄默给舆论留下无数的解读可能。


其中说的最多的是,《罗刹海市》是对那英、汪锋、杨坤,高小松的讽刺,而且,被分析的头头是道,且,都能找到对应的词语,堪称一绝。据此,网友创作的解析版,也是高论频出,林林总总堪称另一种文学大观。


万千网友具此创作的节目与歌词,也是才气纵横,绝绝子。「歌词写得真绝,似锯,能伐松,似箭,能射鹰,似斧,能劈峰,似刀,能宰羊。」「自此以后,坤无言,峰无语,那无声,松无影。」等等。


那么,刀郎为什么遭“四大导师”的打压?说刀郎挑战了他们的权威,一个草根歌手,居然,比他们的唱片还卖的还好,影响了他们的利益是事实。但更为重要的是,这四大导师他们开始并没有听懂刀郎的歌所致。


刀郎早期的歌都是翻唱的红歌,我第一次听到,也觉得怪怪的,不好听,没品质,这叫什么歌?我当时也是这种心态。后来,听的多了,觉得不一样。再后来,听到他的原创歌曲《2002年的第一场雪》,以及《西海情歌》等一系列歌曲,我才听懂了。他是独特的一个。

他将音乐风格进地多元混杂;电音、流行、爵士、摇滚与雷鬼风格结合在一起,还用上了中亚地区的乐器乌徳琴和Duduk。乐调宽广自由,有一种炎凉和悲悯,同时,还有质朴,真诚,曲调沧桑,幽远的个性。

我想信,四大导师当年出此差评,主要是基于刚开始听翻唱歌曲的印象所致。这样的歌,无非是没有原创,只是摹仿,没有自己的东西。以及初听《2002年第一场雪》时,觉得这嗓子,这调子不是流行音乐的味,是野路子。他们当时的评论,和没听懂有关系。

现在,他们当然都听懂了,但只是不愿承认而已。


此时,刀郎新歌《罗刹海市》的回归,带着一种被人打压的那种快意恩仇,绝地反攻,一招掉敌的情绪,唱的精彩无比,一下子戳中了澎湃的共情洪流口。唱出了每一个人心中的那份不平不安不公与努力奋斗渴望被承认的心情。这首歌,深厚的文化功底,传统的山歌味道,把「虎落平阳听风啸,龙困浅滩等海潮」的心情一下子唱崩了。


可以肯定的是,刀郎新歌《罗刹海市》虽然文词对应的所指非常精准与精彩,但这真的是对刀郎的误读。原因是,刀郎不可能用12年时间写这样目标的歌,那样的话,他也写不好。但实际上,只是写当下社会的种种丑恶现像,并没有具体指向性。

这种现象在300年前的清朝时代就有,当下社会依然存在。


刀郎分明是穿过聊斋隧洞后,沿着时代的墙根侧身经过,冷眼看着魑魅魍魉活跃于舞台。这些蠢兹小丑、魈魑虮蝨所在的,何止是在唱歌的舞台,更是社会这个大舞台。


他在歌中所唱的「六畜难懂人间味」「这世间众生多么的繁杂,话也瞎来心也瞎」,在现实中能找到太多的对照物,怎么能说是专指“四大导师”。


当然,“四大导师”有这方面的问题,所指也是精准讽刺,是没问题的。


有人说,《罗刹海市》的火爆是因为它的讽刺意义,歌本身并不怎么样!其实,在我看来,一首好歌,歌与词是分不开的,没有好的词,曲调再好,也难以产生更多的共情。


当然,也有不少曲子,比如,《末代皇帝》的曲子,就是一绝。只要你一听那曲子,就会想到皇家气派,宫廷哀怨与中华大国的气象。但这曲子也是和电影故事配合才有的联想,不然,单独的表现也不一定有这样的效果。歌曲就更不用说了,曲与词的完美融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


《罗刹海市》这道歌词颠覆了所有人对以前刀郎的认知,原来刀郎能写出这样有内涵的歌词,传统文化如此深厚,一句一解读,一词一典故。搞得全网网民,都得查字典,查典籍才能听懂这首歌。况且,刀郎专辑中的歌曲都是他自己作词作曲配乐,放眼音乐界,谁人能敌?


这种将民间山歌之曲与古典文化相结合的歌调,不是好歌?初听,有一点怪怪的,不是以前刀郎的歌调,再听,不一样,再听,好听。在曲调好听之后,再结合歌词,我的天啊,有一种洋洋得意,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字字有意,字字未能言明,却又字字暗含底蕴的味道。这个爽啊,这个味啊,人人都是曲中人,震憾了全网。


昨天(8月3号),网友内涵的“四大导师”之一汪锋出来回应,说网友分析说刀郎的歌是在讽刺他们之说,是胡说八道,是这些人心理阴暗的表现。音乐就是音乐,音乐没有是非。但并没有正面回应当年评论之失。对刀郎新专辑的评论谨慎赞誉,完全没有坦承的有针对性的回复。


《罗刹海市》不是讽刺”四大导师”的,是讽刺社会的乱像,这是真的。但歌中,让网友痛痛快快的发泄心中的不满,感叹一洗前耻的大块人心,却是每一个人心中的爽点。


没有讽刺“四大导师”,是讽刺社会现象。但绝地反攻的快感,是人人都需要的,因为这很励志。


郭德纲凭实力圈粉无数却遭同行排挤,之后砸挂「咖啡大蒜论」曲线回怼的故事,让很多人的「有仇报仇,有冤报冤」雪恨情结得到了释放。


“我想给他们当狗,他们怕我咬他,结果我成了龙了”。

郭德刚此语,前半部与刀朗不符。他没有去站体制内的队,但被打压的爆出大作震憾全网却是事实。客观的说,没有这种打压,估计没有《罗刹海市》这样的大作。


任何事物都相生相杀的。


我相信刀郎创作《罗刹海市》是针砭时疾,并无其它所指。《山歌寥哉》序曲中的「九州山歌何寥哉,一呼九野声慷慨;犹记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暮不归」,就用「九州」「世人」隐约表明了刀郎的喻世之意。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41 | 显示全部楼层
04

误读四:《山歌寥哉》就《罗刹海市》一首歌牛逼





大部分人只知道《罗刹海市》,其实,整个专辑中,每一首都很精彩。每一首曲调和韵味都不同,让人沉醉其中,玩味不已。



有人研究过,11首歌和对应民间音乐曲调为:序曲(广西山歌调)、花妖(时调)、颠倒歌(栽秧号子)、画壁(绣荷包调)、静听(闹五更调)、画皮(银纽丝调)、路南柯(没奈何调)、罗刹海市(天津靠山调)、翩翩(湖南道情调)、珠儿(河北吹歌)、未来的底片(说书调)!



这么丰富的民间曲牌的利用,可想而知刀郎花了多少心思。




因此说,刀郎此次发布的《山歌寥哉》专辑,并不只是《罗刹海市》一首好,其它11首也是个个精彩,每首歌曲的曲调都不一样,诉求的是人从出身到死亡的情感变化。



细看下《山歌寥哉》中的11首歌的歌词,你就会发现,刀郎「致敬」了蒲松龄「描狐绘鬼倡情义,讽世讥时申旨怀」的用意。且,每首歌的曲调和韵味都让人沉醉。



一首歌一个调,十一首歌十一种调,还有哪个人能说刀郎的歌不是音乐?刀郎分明就是一个艺术家?


《山歌寥哉》专辑共有11首歌曲。



《罗刹海市》里罗刹国的以丑为美、是非颠倒,沿袭了蒲松龄「巧借醉乡以指桑骂槐」的寓意。



其他歌曲也「艺术性及文学性也极高」,在这里可以寻章摘句如下:



当泥土以炉火与我们虚构山河
瀚海以沉默置换着阴阳起落
腐烂了所有语言的顷刻就坠落了罢
古宅门前路南柯 归雁复几何
——《路南柯》
把一只鳖扔进黄色的便盆它会自觉高贵
骑一头驴参加宫廷的舞会它能自比王妃
阳光照不亮夜里的鬼 六畜难懂人间味
它以为总是它以为 扁桃肿得比脑肥
——《颠倒歌》
你在画上仓皇等待着忘了自己从何而来
此刻我站立的地方是你画外的异托之邦
当我们的过往变成了未来的幻想无处不在
我们将交出愚蠢的答案留给后来以延续伤害
——《画壁》
我看见翻阅时光有人撕毁了序言
无法接受这失控的日子所以谎话连篇
我那双火焰闪烁咄咄逼人的眼睛
因为狱卒与囚徒共用而精疲力尽
——《珠儿》
历史照着镜子 成长在反复叙事
预言在屏幕里交换的全都是模板的样式
在霓虹闪烁的高楼循环的快感滋养未来的符号
灵魂在重启的账户的路径里不停地哀嚎
——《未来的底片》
正和无数天才网友所说,这歌词「你品,你细品」。



《山歌寥哉》整个专辑,其歌词与曲调传达的是一场镜花水月和一代虚空生灵的寂寥,编织了一种梦和所有的呆、其悖谬如斯、其撕裂如斯,画皮剥落,旗幡尽倒,骨相里的歪、骨相里的邪以及皮肉的腐和臭,横陈大地的触目惊心。




我在流光的奏章里写下青天白日

可怜你的名字签在量产的石碑上

哎呀那是我们的忧悲流向江之东方

归去了归去了罢朝着阳之初升的方向

——《路南柯》

“若不知这南柯一梦的美妙,若不晓这夸口海海的今朝,谁能了然这《路南柯》里,永恒败于瞬间?梦醒起早而仙掌凝露,道路两旁,谁又看见昨日江山墓碑林立?一葬连着一葬,这罗刹国里莫不是鬼魅当道沸反盈天?”



《画壁》唱到:

你穿越了水榭画廊将奔向将拥抱那个少女

我能看得到你如何抉择但我却无能为力

这是你梦寐以求的生活并当做活着的意义

而这世界都刻意回避诚实地回答你的问题



《花妖》回答: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

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你若再返必颠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

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



这些歌词,如一通通精美的十四行诗样的句子,一通胡言乱语,写尽颠倒的世相、乱相以及真相……



写尽了流光的、走光的、流汗的、流血的命,在九万里扶摇直上的上空,在五大洋深深海沟的寒里,没有一个人面,人形充斥,都是直立行走的兽,是假装的灵。



回头再看《序歌》的悲叹“九州山歌何寥哉,一呼九野“这样的歌词,不是浸淫古典文学名著多年,真的写不出来。刀郎以乐坛冯梦龙之态,唱出了歌界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44 | 显示全部楼层
05

误读五:刀郎仅仅是一个歌手



以前我们对刀郎的认知,他只是一个草根歌手,或者说是一个流量极大的歌手,毕竟曾经创下270万张唱片,无人能敌的销量。这是创造历史的事件,不承认也是自欺欺人。



但是,我们现在还这样认为吗?刀郎只是一个歌手这么简单吗?要我说,完全不是,他是一个诗人,作曲家,作词家,音乐家,作家。



新专辑《山歌寥哉》歌词水平之高,文笔之美,成为这个时代难得的高度之一。要知道,刀郎并不是一个词作家,却把歌词写的如此动人,其水平可以和这个时代的专业作词家相媲美,毫不逊色。




刀郎不仅仅是一个歌手,刀郎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家,一个大诗人,一个传统文化旗手。其人城府深厚,学识精深。对于一个身处娱乐圈的草根音乐人,完全被误读了。



做为娱乐圈的音乐人,他没有混迹于各个节目的「综艺咖」,一直保留着除去铅华和遗世独立的气质,他没有独守西域大漠风格不变,却大胆的创新吸收全国各地的民调民曲,形成了他独特的乐曲风格。这种风格,在中国乐坛是独一无二的。在汪锋的最新回应中也说,刀郎的音乐是自己的一种。



这句话的意思是,刀郎开创一种音乐风格。



在曲风的创新上,他从歌词到曲调将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文化融合在一起,将聊斋文本与民间曲牌印象开创性的结合在一起。这种创新,不仅激活了聊斋志异这样的传统文化,还引发全民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



甚至许多传统文化的学者,建议刀郎将中国四大名著都二创成歌曲,可以想见,那将是一种怎样的歌坛奇观。



诗可以怨,曲可以讽。刀郎用《山歌寥哉》专辑,表露了他跟以前不一样的一面。他多才多艺,悲悯天下与不忿,彰显了他不一样的文化深度。



如今文艺界人形鬼妖,滥竽充数,江郎才尽,只剩屈膝唯诺,早已忘记继承传统之本职,也失去传承文化之功能。有多少人类同于又鸟马户,自以为高于民众,扛着某某旗号,“勾栏扮高雅”,混迹于民众中,扭捏做些丑陋的表演,甚至 “鞋拔做如意”,将顺口溜冒名律诗或古风,面对这些低劣货色,我们是痛批还是转腚?



刀郎专辑中的歌曲都是他自己作词作曲,他的才华独一无二,他是开创现代讽刺曲风的第一人。



刀郎啊,被网友们奉为当代的鲁迅,拥有一双直视黑暗的眼睛,字字珠玑,鞭辟入里,字字意有所指,字字未能言明,却又字字暗含底蕴。

刀郎是独特的,他身上有股草根式野蛮生长、保留着从未被过度调教的野性。

刀郎的一把好嗓子,嗓音高亢而沙哑成就了他的唯一性与独特性。他的歌曲不同于港台流行音乐的精美浮华,也跟内地摇滚乐的深刻和爆裂不同,刀郎把新疆民族音乐的元素融入流行音乐,回归了歌曲本身。

至此,大俗大雅才在他身上完成接龙、融为一体,无数人才看到他的不俗。

刀郎不是一个普通的歌手,他的内心住了一个蒲松龄,他将人们愤懑情绪导入生活化的歌曲。让网友们对他的批判对象进行了私人化置换,借机宣泄着自己的不满。

这样的刀郎,俨然是社会情绪的按摩师,给全社会提供了一道放飞自我的阀门,让网友将愤怒寄寓在浅斟低唱之中而欢呼雀跃。

网友喜欢刀郎,因为这刀能灭绝魃魈。

06

 楼主| 发表于 2024-9-22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06

正读:《山歌寥哉》必将载入音乐史册



刀郎新歌《罗刹海市》全球网络播放量到达160亿次,远远超过了2017年发行的西班牙神曲《 Despacito 》55亿次的吉尼斯纪录。

还有带侵权风险的AI合成的明星版、网友一个人演绎的华语群星版,还有笛子、二胡、古筝、吉他、口琴、琵琶、扬琴、唢呐八种乐器演奏的合集《罗刹海市》。

网友们感叹刀郎的新歌,让我们欣赏到十八般武艺演奏的各类戏剧版本的精彩。

从京剧、陕西秦腔,到苏州评弹、越剧、河南曲剧、东北二人转、京韵大鼓,丝毫没有违和感。我们从未见过一首歌能如此迅雷不及掩耳般横扫乐坛,引发这么多版本的演绎,这几天简直比春晚还热闹。

真是一曲罗刹海市引百家争艳;一不小心,一首歌还繁荣了中国戏曲。这种盛况,件件都在创造历史。

《山歌寥哉》歌词魔性优美有内涵,曲调婉转悠扬有传承。让我们摘录几句细细品味。

《翩翩》暮年的人回忆自己一生,感叹时光易老,红颜不在。此首歌表达了作者豁达、洒脱的人生观,而歌名“翩翩”有随风起舞之意,也是洒脱的意思。

《花妖》歌词大意:亲爱的,为了与你重逢,我的心酸泪布满了树的年轮。下次轮回,你到人间,应该能嗅到我的味道了。我愿化身石桥,忍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为他从桥上经过。这样绮丽的想像,逆天的比喻,你可曾见过?




《路南柯》一首不得排解的思念之歌,呼唤着唱给哥哥。阴阳之隔,梦想辽阔,虚幻与真实交错。意象丰富,深情南柯,在天地间无可奈何。

《镜听》是一种古老的占卜方式,当她抱着镜子出门去听的时候,听到的只有乌鸦的叫声,奠定了女主的结局,乌鸦叫声是不祥的预兆,她早已在镜中给了未来以定义。

《未来的底片》:人类的需求不多,但是欲望无边,驱使人们不断追寻,充满了水生火热,各种陷阱,各种圈套,所得到的其实没有什么价值,镜中花,水中月,一切的一切高楼大厦是未来的符号,但是又是那么虚无,但是却但是后面几句,也涉及了深刻思考,人生充满各种意义,在黎明到来之时,可以无所畏忌地骄傲。



更多的品味,需要我们玩味原歌原词。

九州山歌唱聊斋野史,一首总结对未来的感慨。犹记那世人多悲苦,清早出门傍晚不归来。声音里有很多婴儿哭啼的声音以及佛门念经的声音,那种触及灵魂的音符在浸入皮肤。序歌为引,引出九首歌曲,最后一首总结未来的歌曲...堪称传世经典之作!!!

专辑中《未来的底片》,更是写出了我们人类的无奈与悲欢真情

我们的生活每天都在重复,寄希望于改变当下也寄希望明天变化。其实,变化的只是重复,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历史就是一个圈,眼下发生的既是历史也是未来,当下,不就是未来的底片吗?

做为动物的人类,要改变历史的循环、要改变未来,只有改变当下,改变当下即是改变历史,当下即是——未来的底片。正如[序曲]所唱的,“早上出门暮不归”,这不正是我们当下大部分人的生活场景吗?谁不是为了二两碎银,起早贪黑呢?专辑中[序曲]里的悲鸣,正是大部分人的痛苦悲鸣;正如[序曲]里的警鸣,提醒着我们什么时候才能觉醒。



这样的歌词,这样的哲学深度,这样的文学造诣,这样的历史高度,让刀郎这一次一出手即是颠峰;

从一个流量歌手变身华语乐坛的传奇音乐大师。刀郎这部专辑,不仅仅是因为史无前例的影响力载入史册,更为重要的是,这11首歌逆天般的曲调与歌词意义,将载入中国及世界的音乐史而不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