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身说法,通过正确的信息检索技能,维护自身权益。
某周六,难得起个大早,9点多开车去公司参加晨会。
路上大货车非常多,坑坑洼洼,小石子不断,不过近些年路修的已经好了很多。
在一个立交桥底下,旁边经过的一辆雷克萨斯带起石子,崩到了我的前挡风玻璃。当时愣了一下,慢慢看到肉眼可见的裂缝,差不多一个硬币大小,当时就爆粗口了,wocao!所在的路段驾驶车速80-100,停车靠边打交警电话不现实,再加上室外将近40°的变态天气,于是乎,先驾车驶离事发路段。
到了公司后,检查一下,哈哈哈,感觉非换不可了。裂缝虽然不大,但这种高温天气,稍微一晒,可不得越裂越开,而且这个裂缝,正好挡住驾驶视野,非常难受。正好车子到了保养时间,周日去途虎养车,说明情况,工作人员也是建议直接更换玻璃。
趁着保养这会功夫,小红书搜搜看,之前发生过这种经历的人,是怎么收场的。没想到,这种经历的人还真不少,但基本分两派:一是动手派,自己网购粘合胶水,让裂缝固化,结合成一个小点,这种是针对裂痕很浅可以操作;二是懊恼派,自认倒霉,要么自费,要么走保险,换一块新玻璃。
这么一查给我新点子了,打电话给保险公司了解下这套流程怎么去走,保险买了这么多年都没有出过,换个玻璃动辄几千的费用,我自己掏岂不冤大头?
于是立马打保险公司电话,说明情况。但是跟保险公司沟通一轮后,细算一下发现,不划算!
咱们来算算,我是2018年买的保险,一直到2024年没有出过险,保险定价是根据你历史三年出险次数来计算的(果然算不过保险公司)我目前的保费价格是5折一直延续。市场上玻璃店铺问询过后得知,带原厂logo的福耀玻璃+车膜,需要2k+。综合评估之下,自己掏钱维修比出险划算。
好的,既然自己掏钱,那就按这个方向去沟通吧。不得不说,想出根据出险次数决定未来3年保费费用的人真是奇才,车主遇到小打小闹,都是自己掏钱,省了保险公司很多事!
自己就是研究信息检索的,稍微各个平台搜索了一番福耀玻璃,心里有了大概的底,根本用不了2k,但是这家店对我使心眼子,那我就多询几家吧,果然一圈下来,从1k5-2k的价格不等,各有说辞。
掉头询问保险公司的人,让他直接给我推荐一家福耀玻璃店铺。好家伙,说是熟人介绍过来的,福耀玻璃+福耀车膜,1k出头就能搞定。几个电话下来,价格从2k降到了1k能解决这个问题,自己掏也能接受了。
但这事还没完,跳出询价从全局角度观察,为什么我要自己掏钱?难道不能找路政公司索赔?
直接打12345电话,说明了一下情况,初步沟通下来的反馈是,基本是没办法要补偿,除非是直接导致车胎爆胎,这种肉眼可见的损失可以找路政公司维修,但石子崩坏玻璃,非常难定责:一是因为石子小,没法说清楚是车上掉落的,还是路段上没清理干净。这就是定责对象不清晰,各自踢皮球,你怎么办?一点办法都没有;二是基本都需要交警部门的配合,出具事故单来做证明,非常麻烦,后补是不可能的;三是一般的行车记录仪也拍不清楚,事发当时石子的路线、击打玻璃的场景,种种因素,导致车主只能自认倒霉。
打了电话之后,先沟通一轮具体的事发路段到底是归属哪个单位?得亏我车上这个行车记录仪是自己后面加装,非常清晰(想要推荐的可以后台找我)行驶经过的交叉口倒推记录下来,能够比较清晰的定位到路段。但接待人员说是这个路段不归市管理,是省管辖,所以区级需要给我转移到省级路政公司来对接,可以的,没关系,我能等。
末尾路政公司给我建议,下次遇到这种事当即报警,交警给的单子上会有非常清晰的路段定位。这样对于后续归责,可以很快联系到该路段所属的交通单位,准确率百分百!
找到归属路段负责的路政单位,耗费了几天时间。过几天终于有人联系,直接加微信,让我提供种种记录。问题不大,找到责任单位后面就靠自己嘴皮掰扯了。混互联网电商圈子这么多年,嘴上功夫和逻辑性还是有的,有理有据、不卑不亢沟通之后,探讨出了一个解决方案,路政公司赔偿一半维修费用,最终赔偿了700块钱。
在这之前,需要签署一份赔偿协议书,说白了就是签完之后,拿了补偿,这事就了了,双方再无瓜葛。没问题,能理解,签!
-故事结束-
信息检索技能,日常生活中,没遇到事,不知道重要性,但实际,是个人人都需要掌握的软技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