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民族众多,行礼方式也很多,在中华民族演变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抱拳礼是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行礼方式,大部分人对此都比较熟悉。抱拳礼就是我们说的拱手作揖,源于周代以前,有3000多年的历史。 抱拳礼内涵很丰富,《老子》曰:“吉事尚左,凶事尚右”,所以,抱拳礼最早是以左手抱右手,意为把吉祥如意的祝福致达受礼人。 后来,有的地区就演化为用左右手来分文武,文人左手抱右手,武人右手抱左手。江湖人士则有改良,左手不变五指包着右手成拳头状,但是被抱住的右手大拇指必须藏在掌心,这样左手五根手指代表五,右手藏一根代表四,称为“五湖”左手伸直四个手指头,压住右手,这四指称为“四海”,是蕴含“五湖四海皆兄弟”的意思。 还有左手属木代表肝,右手属火代表胆,左手抱拳右手,又代表肝胆相照。 而有的地方要求抱拳的时候,左手必须伸直的四指,代表“德、智、体、美”四种品德,而象征情操高尚。屈拢的大拇指,表示不骄傲,不称尊,不以“老大自居”。右手,紧握成拳,表示勇猛习武、不断成长。左掌掩抱右拳,表示不以武滋事、争强斗胜,约束自己。 再有一个说法就是,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修,虚心求教,恭请前辈、同仁指教。你看,看似简单的抱拳礼仪却蕴含了很多中国的传统思维和文化底蕴。 俗语云:男女有别,女子在古代是不施抱拳礼的。为了方便女性施礼,于是就有了万福礼。唐朝以前,人们只是语言上用“万福”以表达自己对长辈或尊者的祝福,而在唐朝专门为行礼女子规范了行礼方式,被后来历朝历代所延续。施礼时,施礼女子右手放在左手上,两手握拳,位于腹部正中央。右脚向后撤一小步,两膝微曲,颔首低眉,微微伏身,而起。不同的朝代有不同的“万福礼”,动作稍有不同,称呼也有不同。右手放于左手上,再握拳,放于腹部正中央,然后屈膝。我们在影视作品中看到女子行礼时,手会放在腹部偏左或偏右,这是不同朝代的变形。“万福礼”讲究“中”、“正”、“和”,因此手会放在正中央,讲究平衡。 今天很多传统的东西都一概都被说成封建糟粕而被扬弃,这是不利于我们的文化自信的。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被西方文化洗脑后,总是觉得西方的东西好、时髦,把我们老祖宗的东西忘个一干二净,这是极端不好的一个现象。好在现在已经有很多有责任感的人在觉醒,在重视挖掘我们传统文化的价值,古为今用,为构筑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高地增添新的动力,这是非常值得我们期待或实践的一件美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