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392|评论: 0

[转帖] 入秋渐凉 开始有歌手的演唱会门票卖不动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10-2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去年,憋了太久的歌迷,潮水般涌入体育场馆。2023年仅大型演唱会观演总人次就超2000万,全国演出总观演人次超1.7亿,较疫情前的2019年增长83%。

从歌星巨星到影视明星,从天王天后到独立音乐人...全都奔波在全国各大城市,跑到飞起。2023年在演唱会场次排名方面:"逃犯克星"--63岁的歌神张学友,以81场体育馆演唱会登顶场数最多的歌手,第二名薛之谦70场、第三名五月天63场、第四名陈奕迅59场,频度都在每星期1场以上。

歌手大汗淋漓的背后是可观的经济收入。2023年国内大型演唱会,仅票房收入就达146亿元,占各类线下演出总收入的29%。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数据,2023年全国演出市场总体经济规模739.94亿元,比2019年增长29.30%,达到历史新高。其中票房收入502.32亿元,比2019年增长150.65%;除票房之外,演出衍生品及周边收入、演出赞助收入、经营主体物业及配套服务收入、艺术教育服务收入等演出经营主体其他收入总计237.62亿元。

640

“演唱会经济”的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

演唱会除了带来票房收入以及衍生收入以外,得益于我国完善的高速、高铁、民航立体交通网络,跨城观演的比例越来越高。一场大型演唱会,可以迅速拉动一个城市的餐饮、住宿、交通、旅游等消费市场。

根据艾媒咨询调研数据显示,2023年大型演唱会的跨城观演比例达到了68%,这一数字较2019年增长了7.4%,创下了历史新高。跨省观演的比例也达到了52%。

为了观看演唱会,有相当一部分观众愿意跨越城、甚至跨省打飞的,奔赴一场追忆往昔的音乐盛宴,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享受心中偶像从屏幕走到眼前的幸福感觉。

以周董为例。

2023年6月29日至7月2日,周杰伦演唱会在海口举办演唱会的4天时间里,跨城观演比例61%,吸引了15.5万人次,为海口拉动了9.76亿元旅游收入,是海口2023“端午假期”旅游收入的3倍,甚至比“五一黄金周”旅游收入还高出约1亿元。

2023年9月12日18时,周杰伦演唱会上海站11万张门票瞬间售罄,达到“秒空”。跨城观演比例高达73%。演唱会前夕,上海市酒店订单同比增长177%,机票订单同比增长100%,演唱会体育馆周边各大酒店“一房难求”。

2024年5月30日至6月2日,周杰伦演唱会长沙站,4天演唱会共吸引了近14.9万人次观众,其中跨城观演比例高达92%,跨省观演比例高达68%,显著高于“五一”假期长沙市省外游客占比。

演唱会期间,观众平均在长沙停留2.53天,人均花费3481元(不包含演唱会门票消费),是“五一”假期游客人均花费的2.97倍,直接带动长沙市文旅消费5.18亿元,“演唱会经济”的杠杆效应和溢出效应凸显。

由于一线特大城市演唱会扎堆,大型场馆租金上涨且协调难度加大,安保审批也相对严格,歌手们除了集中在北上广深渝以及各省会城市外,也纷纷选择到二三线城市开演,对当地经济的拉动效果更加明显。例如,薛之谦巡回演唱会选了衢州、衡阳;李荣浩、王心凌选了佛山、盐城;邓紫棋选了台州、泉州、清远等城市......

各地出台鼓励政策,迎接“泼天的富贵”!

“一场演唱会,带火一座城”的景象不断上演。为了迎接这“泼天的富贵”,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奖励政策,支持演唱会拉动“开心GDP”。

例如上海市提出要打造“亚洲演艺之都”,对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主办单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上海公安部门还推出了大型演出线上申报措施,大大简化了申办手续。

太原市出台了《支持演唱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对符合条件的演唱会主办单位提供最高80万元奖补资金,演唱会观众还可以免费游览指定景区、免费乘坐公交和地铁。

海南省发布了20条措施,包括对引进国际知名或国内一流的大型演唱会、音乐节的主办单位给予最高300万元奖励。

在国内消费市场不振、有效需求不足背景下,各地积极支持演唱会的背后,是演唱会经济学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演唱会经济学

作为“快乐产业”,娱乐业往往在经济低迷时期走入兴盛。在严峻的就业环境和日益内卷的工作压力下,“口红效应”开始显现。经济不景气时,人们对未来收入增长信心不足,大宗商品消费会减少,更倾向于购买价格相对较低的奢侈品,作为一种心理上的安慰或奖赏。电影电视、音乐会、脱口秀、网络短剧、短视频等等都属此类,可以快速宣泄负面情绪,释放积极向上的生活热情。毕竟,对于年轻人,还有什么比保持快乐的心情更重要的事情吗?
比如,美国历史上的七次经济危机,造就了五次电影票房高峰,007、星球大战、终结者三个经典系列,都是在经济危机时期风靡全球院线的。派拉蒙、迪士尼、环球影业、华纳兄弟、哥伦比亚、二十世纪福克斯、米高梅等影视巨头也是在经济衰退期逆势崛起的。

再比如,美国歌手泰勒·斯威夫特,2023年在美国20个城市的大型巡回演唱会,更是创造了史无前例的10亿美元票房收入纪录,而10亿美元的票房收入又会拉动3倍多的餐饮旅游收入(国内市场也大致遵循这一规律),直接实现了50亿美元的消费拉动(美联储发的褐皮书里认可了这一数据),这一现象,被美国经济学家戏称为Swiftonomics(泰勒经济学、或称霉霉经济学)。


2024年上半年,演唱会供应量激增!

在各地政策的积极支持下,在愈演愈烈的赚钱效应下,越来越多的歌手加入到演唱会行列中来,各大主办方也是趁着市场火爆,纷纷跑步进场,演唱会被卷上了天,举办场次多到令人咂舌。
根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票务信息采集平台数据监测和调研测算,2024年上半年全国营业性演出(不含娱乐场所演出)场次25.2万场,同比增长30%;票房收入190亿元,同比增长13.2%,观众人数7910万人次,同比增长27.1%。其中大型演出市场上半年呈迅猛上升态势,演唱会、音乐节票房收入(101.4亿元)同比增长134.7%;观演人数同比增长63%。根据道略音乐产业研究院统计,上半年全国演唱会共举办了1182场,其中3000座以上的大型演唱会在131个城市举办了847场比2023年上半年增长了330%!
场次增长3倍,观众只增长了6成。
歌手们为了抢夺有限的歌迷市场,比2023年更加卖力。2024 年上半年,演唱会场次大致排名如下:张学友45场、邓紫棋34场、薛之谦27场...超过10场的歌手多达25名,并且按照目前官宣计划,下半年歌手的演唱会场次还要多于上半年。

市场开始消化不良。供需关系失衡,直接体现在票价上。由于场次大幅增多(上半年北上广深几乎平均3天就有一场演唱会),竞争开始加剧,市场不断内卷,各大主办方为了吸引观众开始降价销售,甚至个别演唱会因为票价降得太低、无法收回成本而被迫取消。
5月郭富城演唱会门票销售出现乏力,海口演唱会在摩天轮票务平台上,1688元的内场票打3.2折545元,1188元内场票打2.8折327元。
6月杨丞琳在厦门、合肥、太原的演唱会门票销售乏力,最终不得不以低至3折的价格出售门票。辛晓琪的演唱会门票在二级市场上以2至3折的优惠出售,原价388元的看台票仅售95元,1180元的内场票最终只需352元。
7月tiwns南京演唱会开场前一周票价从1580元骤降至597元。张碧晨北京演唱会直接62折出售。
8月黄绮珊以及小沈阳原定在济南举办的演唱会,因为门票即便打折也销售乏力而直接取消。
问题出在哪里?演唱会门票卖不动的背后,除了场次供应量大涨之外,部分主办方盲目追求赚快钱,忽视演出制作质量、动用黄牛抬高票价、安保及现场服务不到位,以及部分歌手疲于奔波准备不足,采取假唱、互动过多、偷懒划水等行业乱象均遭到了观众的强烈吐槽,甚至现场高呼退票。

快乐经济的主旋律中,出现了一些杂音。期待某些主办方和歌手以及服务机构,从浮躁的心态回归理性,尊重歌迷、敬畏音乐,遵循市场规律,用心办好演唱会,让广大歌迷心甘情愿为快乐持续买单,珍惜并保护好来之不易的消费热情和活力,天凉心不凉。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