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梅州市嘉应学院医学院附属医院(下称“嘉医附院”)停诊,员工被欠多个月工资,医院或将申请破产,引发舆论关注。
公开资料显示,嘉医附院始建于2009年,是梅州市市直公立综合性二级医院,是嘉应学院附属医院,是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健康呼吸研究院技术协作医院。而类似嘉医附院这样的公立医院通常是由政府出资设立,往往享有一定程度的财政拨款,但这并不意味着公立医院的所有运营费用都由政府承担。
媒体采访得知,近年来,嘉医附院医疗收入下降,医院升级改造和人力成本上升带来的支出增大,面临较大的运营压力可想而知。虽然嘉医附院有部分收入还来源于财政补助,但嘉医附院所在的梅州市梅江区的财政状况也不容乐观。
梅州当地一位不愿具名的公务员人士还透露,“地方财政紧张,居民医保缴费不足等原因,导致医保基金池亏空。医保DIP付费居民医保分值持续下降,导致医院收治病人持续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医院运营压力越来越大。”
事实上,嘉医附院面临的经营困境并不是孤例。
2023年3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公布《关于2021年度全国二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分析情况的通报》。全国共有5456家二级医院参与该年“国考”,基本覆盖全国所有二级公立医院。“国考”成绩单显示,在二级公立医院总体运行平稳的背景下,当年仍有43.87%的医院出现了亏损情况,该比例与上一年基本相当。
不少疑似二级医院医生的网友也留言表达了对二级医院的担忧,“我在青岛的一个二甲综合医院,以我院为圆心,打车不出起步费就有三个三甲,我院逐年萎缩,没了制剂室,没了儿科,没了产科,骨外普外已经合并,半天来不了一个病人。确实,生了大病去三甲,咳嗽发烧去社区医院,报销还多,二甲很尴尬。”“一般的小城市都大型三甲,还有好几家二级专科医院,更有一大堆社区卫生机构,它们各有特色,也专属的就医人群,只剩下二级综合医院,定位不清,专业能力又不强,毫无争抢病源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