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湛江麻章镇中心小学一班主任老师被曝在课堂上对学生放狠话“全家都死了就不用签字”,引发舆论热议。
相关录音显示,该老师要求学生带假期安全责任通知书给家长签字,有学生问妈妈签行不行,该教师突然大吼说:“爸爸妈妈死了就不用签、爷爷奶奶死了就不用签,全家都死了就不用签!”随后,学校回应,涉事教师积极肯干、责任心强,但因一时口快失言一定程度影响了教师形象,目前已调离班主任岗位。

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网友指责教师不该在课堂上发表如此暴言,“咒人死全家,这么恶毒的话是一位小学班主任对待小孩子说的话吗? ”“说明这老师平常就有抱怨,有时没憋住就会爆发。”“老师偶尔有情绪失控、言语失当,或许可以理解,但绝不能恶语伤人,把怒气撒到学生身上。”
对于学校的回应,公众也不买账。“老师为什么要说这样的狠话?前面是不是有什么铺垫?为什么录音里只有这一句话?”“更需要追问的,是什么逼疯了老师。”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进步,老师体罚学生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在语言上刻薄讥刺学生的情况仍不在少数。去年,湖北襄阳某中学老师给学生作业点评“全班最差,你是孤儿吗?没人管吗”,舆论为之哗然。有观点称,语言暴力虽然不是直接体罚,但有时软刀子扎人更可怕。教师的语言暴力,会对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创伤,绝不能等闲视之。正因如此,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中,明确将“辱骂或者以歧视性、侮辱性的言行侵犯学生人格尊严”列入不当教育行为予以禁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