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武器较大的尺寸与重量限制天基和空基激光武器的发展;受水汽、烟雾和沙尘影响,陆基激光武器无法打击视距外的目标:因此,各国激光武器部署重点向海基激光武器转变,以“舰载”作为发展道路研究激光武器的实战应用,并逐步向小型运输机、战斗机以及地面装甲车等机动平台上推广
目前,固体战术激光武器的研究有两大主流,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多构型二极管抽运固体激光器路线;二是以俄罗斯为代表的闪光灯抽运大能量玻璃激光器路线。但无论哪种,随着固体激光器向大能量、高光束质量方向发展,热效应问题产生,都需要频繁地停止工作进行冷却,或者使用复杂而昂贵的冷却装置来降低温度。这些方法都会限制激光武器的持续输出能力和实战效果。可以说,这个问题一直是激光武器开发的主要技术挑战。
2022年,美国洛马交付“下一代先进紧凑型激光器”(LANCE),根据洛马展示的装备概念图,LANCE将被挂载于F-16战斗机的机腹,体积小于副油箱。因此,受空间所限,其功率可能会低于100kW。而最大的问题就是热管理问题,正如刚才所说,激光武器在连续使用时,会导致设备热量激增。尽管已经交付,洛马还在针对LANCE进行热系统管理适配,其目的就是为做好热管理和冷却工作,解决设备热量激增的问题。
中国掌握颠覆性激光武器技术
中国科学家掌握颠覆级的激光武器技术,已解决这个技术难题,国防科技大学的科学家团队,研发一种新的冷却系统完全消除高能激光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热量。有这项新技术,武器现在可以持续生成激光束,不受任何中断或性能下降的影响。
这使得激光武器不仅在第一秒可以产生高质量的光束,而且可以无限维持。只要想要,光束不会出现任何中断或性能下降。
新的冷却系统使用先进的结构和优化的气流来从激光武器内部排出热量,同时最小化湍流和振动,并提高镜面的清洁度。通过延长交战时间、增加射程和破坏力,以及降低后勤和成本,从而显著地改变战争的面貌。
总结来说,这项技术可以带来革命性的变化。因为像激光武器这样的装备,是以光束作为打击手段的,而光的速度可以接近到30万公里每秒,也就是说在现实条件下激光武器歼灭敌人只需要瞬间。但是现在因为热效应问题,激光武器的使用不能持续,但即使运行一分钟,这已经足够歼灭一大波假想敌目标。而中国的这项技术,只要保证能量供应,高能激光束就可以无限运行。
国防科技大学研究团队已经对新的冷却技术进行广泛的测试,以确保其满足军方要求的性能规格,相关设备已用于一些正在开发的激光武器中。这项高能激光武器技术能够以光速进行攻击,对于快速移动的目标极为有效,具备瞬时摧毁目标的能力,不仅可以摧毁或瘫痪无人机、导弹和战斗机等目标,而且还可以对付太空卫星,例如美军间谍卫星。
中国在激光武器领域一直领先于美国,特别是激光武器的核心材料——激光晶体,中国更是垄断,如今在激光武器技术领域,中国再度取得突破,期待早日上舰,助力中国海军走向深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