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次
 
源庆帝希言可元,子生应贯水玉尚
 
臣美先聘奇兰水,有学于大崇世元
 
第二次
 
国兴兆祯祥,永绍万代昌
 
承宗继续远,家声丕正长
 
第三次
 
明德开文运,仁让多忠良
 
荣华天必佑,芳辉自光扬
 
营山县回龙镇大堰沟刘氏自公元1567年修建刘氏宗祠始,开始修订字辈,共修了三次,共计68个字辈,现发展至第33代。人口约6万多人,为营山县第一大刘氏宗族。
 
从回龙镇(大堰沟)起,在我县共发展繁衍七个支系,现分述如下:
 
一支系:涌泉乡康寨村(元山子)刘氏支族
 
二支系:老林镇(牛牧山刘家沟)刘氏支族
 
三支系:小桥镇(三堡堂)刘氏支族
 
四支系:增产乡(刘家干坝子)刘氏支族。
 
五支系:城南镇白塔村(竹林湾)刘氏支族。
 
六支系:丰产乡(玉皇观)先锋村刘氏支族。
 
七支系:回龙镇(亭子桥)刘氏支族
 
回龙县大堰沟的刘氏族人在修建宗祠,制定族谱的同时,还制定了相应的谱规、谱约、谱禁,用以规范、警戒族人行为。现将其陈列于下:
 
谱规十条:
 
(1)忠君上(2)孝父母(3)和兄弟(4)笃宗族(5)和乡党(6)重农桑(7)尚书俭(8)训子弟(9)课女工(10)宽御正
 
谱约九条:
 
(1)送子女读书要尽力而为 
(2)按时缴纳粮税 
(3)不争强好胜 
(4)不游手好闲 
(5)兄弟之间要和睦相处 
(6)对贫困族人要尽扶持 
(7)要虔诚祭奠祖先 
(8)要同心培护祖坟 
(9)继承祖业及续写家谱有关规矩 
谱禁十条: 
(1)禁乱尊卑(2)禁乱闺门(3)禁废生业(4)禁侵占墓葬坟地(5)禁健词讼(6)禁惯非为(7)禁欺孤寡(8)禁凌卑幼(9)禁欺贫穷(10)禁媚佛老
 
这些谱规、谱约、谱禁在历史上对教化族人起了重要作用,对刘氏族人的行为进行了规范及引导,是刘氏宗族发展壮大的重要因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