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16|评论: 1

[生活资讯] 武功高强的传奇人物邓连春在蓬安永兴死得好凄凉,两个在学校里打杂的人将邓连春用...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3-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武功高强的传奇人物邓连春在蓬安永兴死得好凄凉,两个在学校里打杂的人将邓连春用篾席子草草了事地裹了,抬到幺幺河边一片竹林里给埋了


     那年买票看电视



                                                                        邓四平/文

   记忆里,30多年前的老家蓬安县永兴公社,那时候全公社只有永兴小学校里有一部电视机,四四方方的一个木箱箱,前面有一块乳白色鼓鼓的玻璃。接上电源,一按按纽,里面竟会有人唱呀跳呀,简直让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神奇。

  记得那是1981年,我在永兴小学读小学一年级,那时候,每天下午小学校里放了晚学很久很久了,但是校园里却依旧人声鼎沸,背着书包的学生大多逗留着不愿离开。学校楼梯口的音乐教室门口就会准时挂出一块小黑板来,上面写着:“今日放映某某电视剧”的节目预告。一位须发银白长得精瘦但却精神矍铄的70多岁老人,便会搬出一张长长的学生课桌来售票,每张电视票要收5分钱。听大人们说这个老人名叫邓连春,是一个很有传奇色彩的老人,据说解放前当过国民党军队的连长,会一身很好的武功,临近解放时起义投诚了共产党军队,后来退伍到地方,就住在永兴老街供销社旁边小巷里面一间阴暗潮湿的小屋里,小屋的后面是块空地,空地的一角稀稀拉拉地长着几株翠绿的芭蕉。平时里有人来找他切磋过武术,都说他武功确实厉害,随便招架七八个人莫得一点问题。老人没有什么正式的职业,仿佛也没有儿女,是个孤寡老人,平时就靠在学校里帮忙打点短工维持生计。也听大人说,街上的一些街娃也常悄悄地跟着老人习练武术,常常在天刚麻麻亮的时候就在学校背后寨子山的竹林空地里互相对打。每每下午时分,老人便会搬出一张长长的学生课桌前来售票。5分钱一张的门票。在当时,5分钱可以到老街供销社开的餐馆里吃上一碗味道鲜美的杂酱面,所以只有有钱人才可以买票进场看电视的,没钱的人和小孩们只好聚在电视室外的门前伸长脖子眼巴巴地朝里张望,看到购买了电视票的人一个接一个地走进电视室,门外剩下的人仍旧不肯散去。莫得钱买门票的人,就爬在电视室外面的墙洞上往里瞅,邓连春见了也并不去撵这些人,只是嘴里会唠叨上几句:“各人自己注意安全哈,各人拌到了各人负责哟!我反正是莫得钱赔你的哟!”

    八十年代初的一个寒冷的冬夜,邓连春也不知道得了什么病,突然就死了。死在供销社巷子里面的小屋里,死的时候大约有七十多岁。永兴小学买了一床篾席,请了两个在学校里打杂的人将邓连春用篾席子草草了事地裹了,但买来的篾席子太短了,把死人的头遮住了,两只脚却露在了外面,抬到河边上坡坡的时候,尸体又从篾席子里面滑落了出来,两人又停下来,重新将尸体用篾席子裹上,然后抬到永兴幺幺河边的一片竹林里给埋了。后来,永兴小学的炊事员黑娃儿死后,也是埋在这里的。

     最后,买不起票没进成电视室的人又争先恐后地趴到教室外面的砖墙洞边,垫起脚跟往里瞅。墙洞外面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就像当场天的街上围了一大群人在看西洋镜一般热闹。人们的身子尽量地往上垫高,每个人都仿佛觅食的鸭或者鹅一样在努力地伸长脖子。电视室里面常常有恶作剧的人一泡口水吐出来,吐得趴墙洞看电视的人满脸都是口水,但依旧还是不敢朝里面对骂,如果朝里面对骂,里面的人就会接二连三地朝外吐口水。甚至有心毒的人还会朝外洒石灰。永兴供销社一个名叫徐文生的人的弟弟就因为趴墙洞看电视,和里面的人对骂,里面的人一把石灰洒出来,弄瞎了徐文生的弟弟的一只眼睛。一辈子都成了残疾人。正因为害怕里面的人往外吐口水,尤其是害怕往外面洒石灰,所以外面趴墙洞看电视的人往往都是最大限度地保持忍耐和克制,大多都是擦了脸上的口水,嘴里嗫嚅几句,继续往里瞅电视。那时候,人们常常把不买票而趴在电视室墙洞外看电视的称作“看巴片儿电视。”

   1981年的冬天,永兴公社观音塘村一位名叫唐忠烈的退伍军人,不知从哪儿买回了一台十四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电视机是“金鹊”牌的,在那个时候,私人能够买上电视机,那可以说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和荣光。平时在人们面前讲话都要大声些。

    1983年初春,电视里刚刚开始放映香港武打片《霍元甲》,每天天刚擦黑,姓唐的司机便和亲戚朋友早早地就躲在屋里等着看电视了。倘若有人敲门,姓唐的司机便会厉声喝问:“是哪一个?”待反复问明敲门人的身份之后,才极不情愿地押开一条门缝。想看电视的亲戚便飞快地闪身进到屋里,静悄悄地坐下,即使看到剧情高潮之时,也不敢大声武气地叫出声来,谁要一不小心叫出声来,便要遭到姓唐的司机声色俱厉地呵斥甚至痛骂,甚至喊你立即马上滚出去!

    但依旧不知道是谁走漏了风声,躲在屋子里看电视的秘密还是被屋外的人们知道了,只听见屋外的人群游行示威一般大声地喊叫“开门,开门,我们也要看电视,我们也要看霍元甲……”说着说着,门板就被敲得震耳欲聋似的山响,甚至屋顶的瓦片上还传来了大小石子“噼里啪啦”滚动的声音。众怒难犯,平日里天不怕地不怕的唐忠烈也只好铁青着脸非常不情愿地打开房门,将电视机小心翼翼地抱出来,然后将汽车开到马路中间,再将电视机放到汽车驾驶室的顶棚上,接通电瓶,接着继续放映电视剧《霍元甲》。看电视的人山人海,长龙一般,人头攒动,黑压压的一片。个儿矮的人干脆爬到路边的洋槐树上骑在枝丫上往下看电视。看完了《霍元甲》,人们又嚷着要看其它节目,直到电视屏幕上现了“再见”二字后,人们才会意犹未尽地站起身来呼朋引伴地打着玻璃罩子煤油灯或者举着火把恋恋不舍地离去。

   1992年,我师范毕业分配在家乡海田初中教书,那时候乡下几乎没有什么业余文化生活,每天学生放学之后,学校里便寂静得如同一座古庙。批改完作业,写完第二天的教案后,基本上也就无事可做了。学校里的年轻教师们便常常到校门边一个名叫钟德亮的人家里去看电视以打发难熬的乡村夜晚。那时候,我刚参加工作每月工资只有98元5,后来才慢慢地涨到100来块。每天省吃俭用,整整攒了两年多,直到1995年10月国庆节,我才兴高采烈地坐班车赶到南充,在果山街一家名叫青松音响的电器店花了560块钱,买回了一台17英寸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那是我家有史以来第一台电视机,全家人都高兴得像过年一样地开心和兴奋。

    往事如烟,逝者如斯。后来,随着生活水平渐渐提高,6年后的2001年10月,我家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终于换成了25英寸的“长虹”彩电,用了3000多块钱,相当于花去大半年的工资了。如今又换成了更大屏幕的高清液晶电视机了。

    一晃,几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如今,各种各样的名牌彩电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了,一打开电视,七彩的荧屏,多姿多彩,全天候的一百多套节目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真没想到,改革开放才短短30来年时间,中国的面貌就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巨变。尤其是最近的十来年时间,社会的方方面面发展变化之迅猛,更是令人倍感欣喜和振奋。

    是啊,那种打一个火把摸黑赶山路凑墙洞甚至遭吐口水,或者在马路上扯露水看露天电视的历史早已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每每一想起那些贫穷而无奈的沧桑岁月,再看看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我们理应感到无比的欣慰和倍加珍惜才是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25-3-4 1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