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12|评论: 2

许龙/文 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解读(三)

[复制链接]

       司马相如,字长卿,生于汉文帝元年(前179年),卒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
        实打实算,相如并不长寿,只活了39岁,可能是一生奔波,写赋又是个动脑筋的事,晚年又患消渴疾病,曾经穷得来“家徒四壁”,出使西南夷也车马劳顿,所以英年早逝。
        他本是四川蓬安人,后来移居成都。因为是名人,蓬安和成都都争说是他们那里的人。就像出生在临邛万旦坝的道学大家严君平一样,被地的镇死皮赖脸说成了是他们那里的人,迎来游客无数。邛崃人老实巴交,不全力以争,造成了网上曰“君平人,一说邛崃人”的结果。最终力争的蓬安取胜,史学界和民间共同认可了司马相如出生在蓬安的说法。
        不可争辨的是,相如天资聪颖,幼时记忆力惊人,脑瓜子溜溜转,读书几遍即可背诵,学击剑也像模像样,又有文学天才,小小年纪写点文章词赋就高同学们一头。加上父亲有钱,原来家境不错,经人介绍来到京城,做了汉景帝的“武骑常侍”。汉朝有这样一种制度,即选拔富家子弟充作皇帝侍从,并给侍从取了个好听的名字“郎”。因为侍奉天子,又称“侍郎”、“侍国”、“中常侍”等。虽然“郎”、“侍”的官俸不是很高,但作为天子近臣,极易受到皇帝赏识。
        可惜的是司马相如自持清高,不喜阿谀奉承,景帝对文学天才也不看好。加上相如口吃,他在皇帝身边并不得意,不久即产生了弃官的念头。
        汉景帝的同父同母弟刘武,时封梁王,封地在今河南、山东一带。吴楚七国之乱时,梁王兵力雄厚,加之封地地理位置靠近京师,在助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时起了重要作用。母亲窦太后也偏爱刘武,于是梁王借平乱功劳和太后的宠爱,广结宾客,门下名人学者云集。景帝即位第七年,梁王入朝,门人学客也跟着进了京城。
        司马相如看准机会,向皇上告病,对他没有好感的景帝立即批准。相如方转投粱王门下,有名的《子虚赋》就是他在跟随梁王时的作品。谁知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好文学喜欢搜罗人才的梁王在打猎途中一病而亡,门客星散。
        司马相如没了靠山,又不为帝喜,因此潦倒,回到成都。他平时又不注意节蓄,出手大方,没有多少存钱,生话都成问题,才变得“家徒四壁”。
        正当为生计着急时,收到了好友王吉的邀请信。司马相如听说临邛多富翁,又有好朋友在那里当父母官,决定接受邀请,寻找发财的机会,为今后的发展打一点基础。
        相如在京城的遭遇,使他深知人情冷暖,于是把家中能够变钱的东西统统卖光,买来车马仆从,派头十足地赶赴临邛,下榻于东门外都亭。都亭,类似今天的市政府招待所。听说相如到邛,王吉像接待贵人一样,每天都到都亭见他。这一下,临邛县民纷纷猜测,县令这样恭敬对待,来者一定是个有钱有势了不起的人。消息最终传到卓王孙的耳朵里,才有了王孙做东设宴请县令和县令的贵客吃饭的机会。
        宴请王吉和司马相如那天中午,宾客百余人都入座了,唯独相如不到。王吉请大家稍安勿燥,亲往都亭迎接,既给足相如的面子,又让人觉相如是个不简单的人。之后的情况,据《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载:“相如不得已,强往,一座尽倾。”司马相如迟迟不到,一来还使人“一座尽倾”,在临邛富商绅士面前摆足了架子,让人觉得高深莫测。
        此举使王孙之女卓文君产生了强烈的好奇感,她也想看看这位早就有所耳闻,现在又让县令敬重得近乎畏惧又让临邛富商名流倾倒的贵客,到底长相如何,文采怎样?
        文君来到宴会厅外,隔窗偷窥到了这样的场景:酒酣,县令捧琴至相如面前说,窃闻长卿(司马相如字长卿)好之,愿以自娱,请相如在宴会上鼓琴。
        王吉这里说的“自娱”,是用比较尊重的措词请他给大家弹琴,同时也弹给在外面窥听的卓文君听。笔者认为对于文卓的偷窥,王吉早已预料到了,并非真的为了“自娱”,如自娱自乐,又何必在大庭广众中弹奏呢?
        琴音,除让人能体会到一种高尚的音乐享受外,还可表达弹奏者的感情,诉说一种愿望。司马相如在众人的期待下,故作姿态,略加推辞,拨动琴弦,弹了一个名为“凤求凰”的曲子。为什么弹这首曲子,是因为相如早知道卓王孙有位貌若天仙的女儿卓文君,想用“凤求凰”感动文君。
        后人为这首曲子填了词,据南朝梁陈间徐陵所辑《玉台新咏》,歌词有两段,第一段是: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昔升斯堂。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颉:音“叶”;颃,音“杭”。颉颃,不相上下飞的鸟)兮共翱翔。这一段的意思大概是:凤啊凤啊回到了故乡,漂泊四海为了求凰。时机不到无缘碰到,今天却在这里相逢了。她比我想像的还要美貌贤淑,离得这样近爱您的心却无法表达(迩:近;遐:通“何”)。怎样才能和您像鸳鸯和颉颃一样成双成对呢?
        第二段是:凰兮凰兮从我栖,得托孽(音“业”)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双翼俱起翻高飞,天感我心使余悲。第二段的大意是:凰啊凰啊请跟我走,既然相遇就永远别分开。情相通心相连,半夜相从一起离开谁知道呢?比翼双飞一起远走高飞吧,要知我爱您的心不要让我独自悲伤了!
        史书记载了司马相如弹琴,但没有说有《凤求凰》这样的歌词。笔者认为,司马相如当时并没有边弹边唱,实际上也没有歌词,而只是用悠扬美妙的琴声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诉求。《史记》讲“以琴心挑之”,即表达了上面的意思。
        可谓弹者有意,听的有心。善诗文、懂音乐的卓文君听出了相如的琴声中对自己爱慕、追求的含意,字字真切,句句动心。文君对相如的学问早有仰慕,在她看来,司马长卿这样的才子追求自己是可遇不可求的,特别是对像自己这种第一次婚姻不成功的女性。
        但她仍有顾虑,“心悦而好之,恐不得当也。”“恐不得当”的顾虑有三层意思:一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不合礼规、不恰当,有失身份;二是虽然大家都有意思,但没有结合的机会;三是担心守旧的父亲不会答应,私相授受不会有好的结果。
      也许猜到了卓文君的顾虑,“相如乃使人重赐文君侍者通殷勤”,帮助文君树立信心。一番思想斗争之后,文君下定决心,躲开父亲及家庭“夜亡奔相如”。司马相如喜出望外,“相如乃与驰成都”,两人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成都家中。(未完待续,文后绘图来自网络)
20250312084858front2_0_7417959_FuG8kCyqJfJX9q1woS_iOfnwA_s_.jpg
20250312084858front2_0_7417959_FqTJ22wVzgFx-6u9MHXf-88y5lY6.jpg
20250312084858front2_0_7417959_FslocoJwwPNNWoue7w2UGg7_XnS1.jpg
20250312084858front2_0_7417959_FumXdGksv7Y7cK_36GwgzWEC99-r.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25-3-12 09:2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司马相如“好财好色”,并不一定是贬义,今之现代人哪一个不“好财好色”呢?

 楼主| 发表于 2025-3-12 21:3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好卓文君与司马相如故事,宣传邛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