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65|评论: 0

胖东来起诉宋清辉索赔百万?当维权企业遇上刺头学者,就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舆论战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4-7 04: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胖东来起诉宋清辉索赔百万?当维权企业遇上刺头学者,就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舆论战         



                                            谢歌说事


        这几天闹得最大的财经圈大瓜是,经济学家宋清辉最近被河南那家超市巨头胖东来给告了,索赔一百万。4月6日,经济学家@宋清辉 就被胖东来起诉发声明回应:“言简意赅几句话,指出的是一种企业流量乱象,即一家河南企业主如何通过刻意、精巧地制造流量噱头变现,转移经营压力,以期谋求更大的利润空间,为己所用。因此,完全不存在任何贬损名誉的行为。若胖东来无理取闹,我将积极反诉、斗争到底。”宋清辉称,将和胖东来死磕到底!专家学者存在的价值就是批判,就是探寻真相。

640 640
              这事儿一出来,舆论瞬间炸开了锅,有人拍手叫好,有人直呼看不懂,还有人扒出了这位经济学家宋清辉的老底。

       要说宋清辉这人,我对他的印象不算太好,甚至还有些反感,所以平时也就不怎么关注他。因为在我看来他虽自称经济学家,但却也是个奇男。去年地铁偷拍事件闹得最凶的时候,他跳出来力挺那个张姓女研究生,说什么“得饶人处且饶人”,还扬言要人家当他助理。为此我还专门写了好几篇怼他的文章,后来那些文章都被消失了。此外,还有他在面对自己儿子去世前后不同的观点上让人感觉这家伙很双标。疫情三年期间,他不说人话,但在其儿子去世后又变脸,这点尤其让我反感他。他也因儿子去世前后态度大转变被骂上热搜。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宋清辉又因为说胖东来没有核心竞争力、容不得质疑,被人家一纸诉状告上法庭。这剧情,比电视剧还精彩。

        不过这次,我反倒是有些欣赏他。宋清辉说的话还真有点道理。现在好多企业就跟玻璃心似的,听不得别人说半句坏话。你要是敢在网上发点负面评价,人家分分钟用法律武器教你做人。轻的投诉删帖,重的直接法院见。可问题是,哪个企业敢说自己的产品服务完美无缺?捂着盖着不解决问题,早晚得翻车。就像皇帝的新装,大家都不说破,最后吃亏的还是消费者。更让人纳闷的是,现在有些政策打着保护民营企业的旗号,给这些企业穿上了"金钟罩"。不管他们做了啥出格的事儿,只要有人质疑就是损害商誉。结果呢,消费者监督没了,监管部门又不给力,企业就这么放飞自我。长此以往,好企业被挤兑走,坏企业横行霸道,这不是劣币驱逐良币?

        但这场戏的男主角同样经不起推敲。这位自封的著名经济学家,支持过地铁诬陷大叔的争议女生,处理儿子身后事时被指作秀,现在又被胖东来揪住小辫子。说白了,江湖游侠式的批评家遇上了胖东来这个武装到牙齿的企业法务部,活脱脱就上演了一出现代版堂吉诃德大战风车。他自称经济学家,可实际上就是个写财经专栏的网络作者。出过几本书,给媒体投过稿,就这么把自己包装成专家了。网络世界,也有风水轮流转的时候。宋清辉这次也算自食其果。他之前支持张薇的时候,把网友批评说成是“小人行为”,现在自己被全网嘲讽,这打脸速度比翻书还快。不过这这事儿还真有点意思。宋清辉刚说完"容不得质疑的企业才是真有问题",转头就被胖东来告上法庭索赔百万。围观群众还没理清是非曲直,先被这波魔幻现实闪了腰。

       但反过来说,胖东来对宋清辉的这波操作也挺让人犯嘀咕。一个超市,连河南都没走出去,从小城走出来的零售神话,居然能掀起这么大的风浪。宋清辉说他们“没有核心竞争力”,这话虽难听,但未必没道理。胖东来起诉个网络大V,反倒显出了几分江湖气。但要说维护商誉,当年海底捞老鼠门后董事长亲笔道歉信才是教科书级公关,如今动不动百万索赔,倒像是给质疑者下封口令,毕竟,不是每个自媒体都请得起律师团。你胖东来要是真有底气,干嘛怕别人说?动不动就起诉,这不是心虚是什么?你看人家司马南,天天怼这个骂那个,咋没见几个企业敢告他?说到底,还是柿子挑软的捏。宋清辉没背景没人脉,不就成了一只被胖东来可以随意拿捏的出头鸟?这也有失公允吧?说到底,胖东来是人,不是神。

      仔细研究了一下宋清辉的“企业容不得批评”论调,还真像个照妖镜,照出当下商界怪现状。某些企业把消费者当韭菜割,维权时倒成了玻璃心。投诉删帖、法律警告、天价索赔三板斧耍得飞起,硬是把舆情管理搞成现代文字狱。可就像宋先生说的,完美人设本就是最危险的泡沫,哪天破了怕是连补丁都打不上。

      所以说,这一回他们之间的“扯皮”,当维权企业遇上刺头学者,就是一场没有赢家的舆论战。这事儿最吊诡的是,本该扮演裁判的监管部门和法律体系,在舆论场上成了背景板,都没人站出来说一句话。胖东来把“保护民营经济”当挡箭牌,学者宋清辉举着“舆论监督”当令箭,似乎都有道理。围观群众在真假难辨的骂战中逐渐麻木,但到最后受伤的,还不是关乎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么?

      不偏不倚,不选边站队。政策保护不能变成包庇,个人说话也要留有余地。因此我认为,这场官司不论谁输谁赢,都改变不了一个核心事实,那就是当企业把精力花在堵别人嘴上,离产品翻车就不远了;当学者沉迷于制造话题,离专业精神也就走偏了。

      这事儿闹到现在,已经不是宋清辉和胖东来的私人恩怨了,它反映了整个商业环境的问题。我们作为消费者,要擦亮眼睛,别被那些“完美企业”给忽悠了。说到底,健康的商业生态应容得下尖锐批评,真正的百年老店经得起放大镜审视。与其在法庭上较劲,不如在市场上见真章,因为消费者的钱包,才是企业最该重视的"陪审团"。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