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日鸿

[转帖] 美对华贸易战必败的原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14 00:13 | 显示全部楼层
事实上已在脱钩边缘了,最坏结果战争。
特朗普时间不多。那几十万亿债务不好办。可能他会成为漂亮国最垃圾总统,没有之一。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4-14 05: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世界离不开中国,而是中国离不开世界。

 楼主| 发表于 2025-4-16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风来 发表于 2025-4-14 00:13
事实上已在脱钩边缘了,最坏结果战争。
特朗普时间不多。那几十万亿债务不好办。可能他会成为漂亮国最垃圾 ...

这正是民主的结果。特是民主选举上来的。

 楼主| 发表于 2025-4-19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看中俄经济联合。
在克里米亚事件后的经济制裁中,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的支付系统中心转向中央银行支付系统,即SPFS。
在零售支付领域,过去主要依赖于VISA和万事达卡,这两家公司都是美国企业,使用的也是美国的支付系统。此后,俄罗斯开发了自己的信用卡支付系统MIR,MIR在俄语中意为“地球”。
由于西方国家的经济制裁,俄罗斯被迫中断与国际支付系统的联系,因此不得不建立自主的支付基础设施。历史上,俄罗斯的货币制度以银本位制为基础,“卢布”一词据说源于“银块”。在克里米亚事件后,建立的包括SPFS在内的完整支付体系,俄罗斯实现了卢布的本币结算。之后的2022年,俄罗斯在普京的领导下进一步对乌克兰展开军事行动。
货币是经济实力的象征。最近卢布的坚挺具有一定的意义。在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立的背景下,俄罗斯与中国在政治和金融上关系日益密切。
虽然俄罗斯凭借战斗机和火箭等技术保持着大国形象,但其人口仅约为1.5亿,而中国人口约为15亿。通常来说,人口与经济规模成正比,俄罗斯与中国的人口比几乎为1:10,经济规模(GDP)也几乎相同,约为1:10,即俄罗斯的经济规模为中国的十分之一。
在金融方面,俄罗斯开始与中国的中央银行支付系统CNAPS连接。中国方面也希望借此推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扩大。这种关系的强化被认为是近期卢布走强的基础。
未来,作为与西方关系不佳的国家,俄罗斯和中国可能会因“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逻辑而进一步加强经济联系。就经济规模而言,俄罗斯在经济和金融方面将受到中国的支持。长远来看,甚至不排除人民币可能成为俄罗斯流通货币的可能性。
目前,美国、西方国家与中国、俄罗斯之间的对立愈演愈烈。这意味着中俄关系也在加强。特别是在经济领域,支付系统的连接表明一体化的趋势已经开始。
关于货币制度,俄罗斯卢布已经采取与中国人民币之间存在波动区间的固定汇率制度。在最近的疫情危机中,各国经济动荡不安,但俄罗斯和中国并没有中断或废除固定汇率制度,而是选择扩大波动区间。这是因为中国重视与俄罗斯的政治和经济关系,因此建立了一个能够承受一定波动的机制。
货币有三种性质:经济、政治和象征。未来,俄罗斯经济很可能会被中国经济所吸纳。
采用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固定货币国家的利益。正如欧洲引入欧元的案例那样,未来两国的汇率波动区间可能会缩小,甚至不排除货币统一的可能性。然而,由于货币的政治和象征性质尚未达到那种程度,这可能降低未来货币整合的可能性。
无论如何,俄罗斯和中国在支付系统连接等方面的经济整合,可能会动摇西方国家以美元为主导的货币霸权。
仔细观察会发现,中国正积极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和流通范围的扩大。无论距离多远,中国都要求贸易伙伴使用人民币结算,并在对方资金不足时提供人民币贷款(在这方面,日本也应仅限于日元贷款)。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点是,与人口最多且经济增长迅速的印度之间的关系。目前,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并不理想。然而,如果未来印度加入中俄经济集团,实现货币制度的稳定化以及支付系统的连接,那么中俄印的经济合作与货币接近可能会动摇美元的霸权。换句话说,只有达到这种程度,美元霸权才可能受到挑战。
再看美国,特朗普政府的不确定政策正在动摇人们对美国和美元的信任。笔者认为,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以及中俄印三国关系的紧密化,这两者的加强可能会导致美元霸权出现动摇。

 楼主| 发表于 2025-6-29 12:33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7-15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25-10-25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方除稀土还有药品。
中国制药杠杆,是对美贸易谈判中的‘核选项’,10月24日,美媒彭博社以此为题刊文称,中国对稀土的牢牢掌控,将赋予其获得美国让步的前所未有的筹码,但中方控制着更关键的供应链——药品。
中国在药品供应链中的影响力源于其对活性药物成分(API)全球供应的主导,这些是商业药品的核心组成部分。中方的广泛影响力还延伸到上游,包括原材料、溶剂和试剂,即制造API所需的关键起始材料。
这引起美方的担忧。美国官员、前贸易谈判代表及分析人士声称,美国对中国药品原材料的依赖,对自身构成无法忽视的风险。目前中方尚未动用这一贸易“核选项”,但如果美持续升级贸易战至最高水平,这一局面可能改变。
美国国会众议院中国特别委员会共和党主席约翰·穆勒纳尔接受采访时称中方显示出愿意武器化经济杠杆,药品也不例外。美国需构建韧性并确保供应链安全。
美国智库外交关系委员会全球卫生高级研究员黄严同样声称,中方“武器化”药品供应链并非不可能,中方已展示出对这一杠杆的敏锐意识。
“谈判者带着后备方案上桌——既有可让步的事项,也有威胁或温和提醒的其他杠杆点,”美智库“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副总裁、前美国贸易谈判代表温迪·卡特勒称,她认为,中国谈判者精通他们主导的其他瓶颈,如制药领域。中方短期内可能不会行动,美国仍需减少自身脆弱性。
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国务院官员、现美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全球中国中心成员梅兰妮·哈特将药品供应链称作“真正的核选项”,并预计这一风险可能会在中美贸易危机中。
美国的焦虑不安,来源于中方在药品原材料领域的主导地位。
美国行业标准机构“美国药典”上周报告发现,近700种美国药品使用至少一种只能从中国获得的单一关键成分制造。例如,作为美国最常用抗生素之一,阿莫西林的合成最终依赖四种独立关键起始材料,每种几乎完全在中国生产。
数据显示,中方的控制力对美国廉价常用通用药品构成最大威胁,这些药品占美国处方药约90%。

发表于 2025-10-25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日鸿 发表于 2025-4-19 20:34
日本看中俄经济联合。
在克里米亚事件后的经济制裁中,俄罗斯经济和社会的支付系统中心转向中央银行支付 ...

360截图20251025202741630.jpg

发表于 2025-10-25 2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5-10-25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君子和而不同”为好。

发表于 2025-10-26 08:00 | 显示全部楼层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