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以来,绍兴市民集中反映市区洒水车和雾炮车频繁作业,严重影响日常出行与生活,“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待上10分钟,保证能碰到洒水车经过,它们出现的频率,比巡逻的警车还要高。”“绍兴的洒水车,上班的时候洒,中午的时候也洒,下班的时候还洒,晴天洒,雨天也洒,晚上10点多还能碰到喷雾车。”
此外,高压水枪喷洒导致石子飞溅、地面湿滑、泥印遍地等问题频发,更有市民直指喷雾作业降低了道路能见度,存在安全隐患,“这些洒水车,看到行人电瓶车,也不会关掉水阀,一不小心就被浇一头。”“骑电瓶车路过,被高速洒出来的水给滑倒了,腿上擦了很大一个疤。”“早上洒水车开过后,只要往东开,太阳一照路面就反光严重,很容易出事故。”“还有雾炮车喷出来的水雾,笼罩的范围有十多米,直接影响了路面上的能见度。”
媒体采访得知,洒水车高频作业源于越城区大气污染防治联合调度中心的指令,目的是通过雾化洒水降低PM2.5浓度,提升空气质量。绍兴市生态环境局越城分局工作人员解释,雾化洒水是治气措施之一,但具体频率和路线由属地镇街决定。部分镇街为完成空气质量月报目标,与外包公司按达标情况结算费用,导致洒水作业“过度执行”。
综合舆论观点认为,洒水车作业扰民的问题,凸显了城市治理中“外包管理粗放”“为考核而治理”“政策执行盲目”的问题,需要通过完善监督机制与绩效评估方式,在治理PM2.5与便民之间找到平衡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