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猫换太子》戏曲故事背后的历史真相
原创雨落乡村[url=]新星文学[/url]2025年04月30日 09:01河南作者:韩升朝
今年农历四月初一开始,我们村庙会上唱大戏,请的是荷泽大平调剧团。
大平调是我们当地比较热门的地方戏。以前我村中曾有两位老人专门置办了梆子铜锣来唱这个戏,惹不少邻居观看,大家欢呼喝彩,唱者也兴高彩烈,很过瘾。这也是老乡亲高兴时唱路戏和干农活劳累时消遣的方式之一。
不过,近些年来爱戏曲的群体人数渐少,成了大多数老年人的心头好,常在迎神庙会和某些家族修谱和周年祭典的时候请戏班演出。
这次大平调演出有一场是唱的《狸猫换太子》,这是包公戏中的名剧目,又叫《铡郭槐》,《金水桥陈琳捧妆盒》,故事来源于通俗小说《包公案》和《三侠五义》。
故事讲的是宋真宗时,刘妃与太监郭槐合谋,以剥了皮的狸猫调换李宸妃所生的婴儿,李宸妃被以德仪有亏,降生妖孽的罪名被打入冷宫,残虐致双目失明。真宗死后,仁宗赵祯即位。包拯奉旨赴陈州勘察国舅庞昱放赈舞弊案。途中,包拯受理李妃冤案并为其平冤,铡了太监郭槐,惩罚了刘妃,迎李妃还朝。演员们扮相俊美,演唱声腔韵味俱妙。
据《宋史卷二百四十二,列传第一》记载:李宸妃,即章懿皇后李氏(987一1032年4月8日),杭州人,汉东郡王李仁德之女,宋真宗赵恒妃嫔,宋仁宗赵祯生母。因美貌出众,初为章献太后刘娥刘娘娘侍女,有宠于宋真宗,生子赵祯,即后来的宋仁宗,章献太后以为己子,宋真宗对外声称是刘氏所生。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十二月,刘德妃被宋真宗立为皇后,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李氏晋封为才人,后晋封婉仪,天禧二年,1018年,晋封为顺容。宋仁宗即位,刘氏被尊为皇太后。刘太后将李顺容迁往宋真宗永定陵守陵。太后又命刘美,张怀德访其亲属,其弟李用和,补三班奉职。仁宗虽为其子,然而真宗将其归之于刘氏名下,并与杨淑妃一同抚养。李氏毫无怨言,终其一生,未以天子之母而自傲。明道元年,1032年,李顺容病重,刘太后晋封李氏为宸妃,遣太医视望。册封当日李宸妃逝世,享年四十六岁。
刘太后在李宸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是宰相吕夷简力劝刘太后,说您老人家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妃深思以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
1333年,刘太后病逝,燕王赵元俨告诉宋仁宗:″陛下是李宸妃所生,李宸妃是被谋害的。"宋仁宗得知后非常哀痛,尊奉李宸妃为皇太后。又命人为李宸妃重新隆重改葬,仁宗亲自检视母亲遗容,看到李宸妃衣服冠饰和皇太后一般无二,尸体用水银保养,容貌仿佛是睡着一样,安祥庄严。仁宗看到后,打消了是刘太后谋害自己亲生亲母亲的疑虑。李氏陪葬永定陵,庆历年间,仁宗改生母谥号为章懿皇后,与刘太后一同享祭太庙。
从以上史实记载可以知道,李宸妃在生前一直没享受到皇后的待遇,赵祯名义上归刘氏是真宗明白知道的。所以所谓太监搞鬼调换实际上是不存在的。也没有陷害和虐待李宸妃的事实。只是刘太后对仁宗隐瞒了李宸妃是生身母亲的实情。后来刘太后采纳了吕夷简建议,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
《狸猫换太子》这出戏,剧情曲折生动,数百年来在戏曲舞台上常演不衰。但大部分人了解的是戏曲舞台上的李宸妃,而这段故事的历史真相却很少有人知道了。
诗曰:
锣鼓丝弦演古人,
忠孝感人泪纷纷。
是非成败一场戏,
真假曲直做笑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