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奋斗新时代》 作者 袁竹【主歌一】
当晨曦擦亮泰山的脊梁
千万双手在梯田种下星光
秦岭的褶皱里铁轨在生长
焊花飞溅处 长江挽起新裳
【预副歌】 汗水在掌心写诗行
黄河壶口落成标点
每一粒沙都奔向星辰的方向
大地经纬 织就春秋的印章
【副歌】
以昆仑为砧 锻打岁月铿锵
南海的浪铸成青铜的勋章
奋斗者脚步惊醒了敦煌壁画
丝绸新路上 驼铃已换了钢枪
【主歌二】
社区街巷流淌星河的倒影
数控机床吞吐量子云图
龙门吊起降着月球的潮汐
神农架的种子在实验室绽放
【桥段】
巴颜喀拉山的雪水知道
每滴汗水都是江河的初稿
莫高窟的飞天看得真切
脚手架延伸处 新的飞天正在起跑
【副歌】
用黄山松的笔法书写沧桑
西湖涟漪里沉淀千年构想
奋斗者的指纹拓印北斗轨迹
新时代的船正犁开银河的浪
【尾声】 当武夷茶香漫过数据中心
敦煌数字卷轴缓缓铺展
每个平凡的晨昏都在创造 史诗
在劳动者的眉间闪耀
从《奋斗新时代》歌词中,聆听时代奋进足音
作者 李栎
独特意象构建宏大时代画卷
歌词开篇便展现出令人震撼的自然意象:“当晨曦擦亮泰山的脊梁,千万双手在梯田种下星光”,泰山,作为五岳之首,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是雄伟、坚韧的象征,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而 “晨曦擦亮泰山的脊梁” 这一表述,赋予了泰山动态与生机,将自然景观与晨光相互交融,展现出一种磅礴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让人仿佛看到泰山在晨曦的照耀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梯田” 则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伟大成果,它代表着勤劳的人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种下星光” 这一充满诗意的表达,将劳动与希望、现实与浪漫完美融合,描绘出一幅充满希望与活力的劳动场景,展现出新时代人民在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辛勤耕耘与美好憧憬 。 “秦岭的褶皱里铁轨在生长,焊花飞溅处,长江挽起新裳”,秦岭,作为中国地理上的重要分界线,它不仅是自然地貌的显著标志,更在文化和历史的长河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是连接南北、贯穿古今的重要纽带。“铁轨在生长” 生动地描绘出交通建设在这片土地上的蓬勃发展,象征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展现出中国在交通领域的飞速发展以及对地域连接和经济发展的重视。“长江挽起新裳” 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长江赋予了人的动作和情感,形象地展现出长江沿岸在新时代发生的巨大变化,如城市的崛起、桥梁的建造、经济带的繁荣等,寓意着长江流域的发展日新月异,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这些自然意象并非孤立存在,它们相互交织,共同勾勒出一幅中国大地壮丽山河与蓬勃发展的宏大画卷,为新时代奋斗的故事搭建了广阔而坚实的背景,体现出中国地域的广袤、文化的多元以及发展的全面性,展现出新时代奋斗是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广袤的国土空间中展开的,是全体中华儿女在这片土地上共同书写的壮丽篇章 。 巧妙修辞传递奋斗精神内核 歌词中 “汗水在掌心写诗行,黄河壶口落成标点”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 “汗水” 赋予了书写的能力,将 “黄河壶口” 比作 “标点”,生动形象地展现出劳动者用辛勤的汗水书写奋斗篇章,每一滴汗水都承载着努力与付出,而黄河壶口作为大自然的壮丽景观,成为奋斗历程中的重要标记 ,象征着奋斗过程中的波澜壮阔与关键节点,体现出奋斗的伟大与豪迈 。这种拟人手法的运用,使抽象的奋斗精神变得具体可感,让读者深刻感受到奋斗者的坚韧与执着 。 “奋斗者脚步惊醒了敦煌壁画” 则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惊醒” 一词将奋斗者的脚步力量进行了极度夸张,敦煌壁画作为古老文化的瑰宝,历经千年岁月,而奋斗者的脚步竟能 “惊醒” 它,突出强调了奋斗者的活力与影响力,展现出新时代奋斗的巨大力量,这种力量足以打破时间与空间的界限,唤醒古老文化的记忆,象征着新时代的奋斗是对古老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 。 “用黄山松的笔法书写沧桑,西湖涟漪里沉淀千年构想”,这里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把奋斗者的行为比作 “用黄山松的笔法书写”,将 “西湖涟漪” 赋予了沉淀的动作,生动地描绘出奋斗者以坚韧不拔的精神(如同黄山松扎根悬崖峭壁般的坚韧)书写着历史的沧桑变迁,同时也暗示着在如西湖般宁静优美的环境中,蕴含着中华民族千年以来对美好生活、国家发展的构想与追求,体现出奋斗的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歌词在情感表达上更加丰富强烈,将奋斗者的精神风貌与新时代的活力生动地展现出来,引发读者对奋斗精神的深刻思考与共鸣 。 文化融合彰显深厚历史底蕴 歌词中巧妙融入了敦煌文化与丝绸之路文化等丰富元素,使其与新时代奋斗主题实现了深度融合,生动体现出中国文化传承与新时代创新发展的紧密关系 。“奋斗者脚步惊醒了敦煌壁画”,敦煌壁画作为敦煌文化的杰出代表,它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艺术价值,是古代艺术家们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从十六国时期到元代,敦煌壁画历经多个朝代的发展与演变,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艺术风格等,涵盖了佛教故事、经变图、飞天、供养人等丰富多样的题材,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而奋斗者的脚步 “惊醒” 敦煌壁画,这一独特的表述寓意着新时代的奋斗力量唤醒了古老文化的记忆,使敦煌壁画所代表的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它象征着新时代奋斗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新一代的奋斗者在追求发展的道路上,不忘历史文化的根基,从敦煌文化中汲取精神力量,同时也为敦煌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让古老的文化在新时代的舞台上继续闪耀光芒 。 “丝绸新路上,驼铃已换了钢枪”,丝绸之路,作为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进行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它不仅是一条贸易之路,更是一条文化传播与融合之路 。从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始,丝绸之路逐渐形成并不断发展,历经多个朝代的繁荣与变迁,见证了无数的商贸往来、文化交流、民族融合 。它连接了中国与中亚、西亚乃至欧洲、非洲等地,促进了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合作,推动了世界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在新时代,“丝绸新路上,驼铃已换了钢枪”,这里的 “驼铃” 代表着古代丝绸之路的商贸往来与文化交流,而 “钢枪” 则象征着新时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担当与守护 。这表明在新时代,丝绸之路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得到了延续和拓展,中国在传承丝绸之路文化的基础上,以更加坚定的姿态和强大的实力,积极参与国际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展现出中国在新时代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体现了文化传承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创新发展 。 这些文化元素的融入,不仅丰富了歌词的文化内涵,更让人们深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创新 。它们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展示出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强大的文化生命力,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不断汲取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 。 主题升华激发时代奋进力量 歌词从对具体奋斗场景的细致描绘,如 “社区街巷流淌星河的倒影,数控机床吞吐量子云图”,展现了日常生活与高科技领域的奋斗画面,到 “奋斗者的指纹拓印北斗轨迹,新时代的船正犁开银河的浪”,将奋斗者的努力与国家的重大科技成就、新时代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实现了从微观到宏观、从具体到抽象的主题升华 。它深刻地歌颂了新时代奋斗者们的精神,这种精神是不畏艰难、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的,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发展的责任感 。 歌曲通过这些歌词,激发着每一位听众内心的奋斗热情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它让人们意识到,无论身处何种岗位,从事何种工作,每个人的奋斗都是实现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力量 。它鼓励人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为实现个人价值和国家发展目标而努力拼搏 ,让人们在新时代的奋斗征程中,充满信心与力量,不断追求卓越,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