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人称周带鱼的周小平又发高论,昨(3)日,他在文章里说,只要美国胆敢向中国船舶征收停靠费,中国就宣布全国所有机场对一切前来停靠的美国飞机或美国制造的飞机征收停靠费,这是打蛇打七寸。
乍一看这篇文章是不是感觉特别过瘾?简直像打了鸡血一般,令人血脉偾张。
周小平的文章一贯以“爱国”姿态示人,但其观点却屡现逻辑矛盾与立场摇摆。例如,2017年他在分析特朗普当选时曾称“美国政治彻底腐烂”,美国人民宁选疯子特朗普也不选骗子政客,并暗示特朗普的上台可能打破美国传统政治家族垄断,甚至将美国联邦制类比为“诸侯分封”,还预言“九王之乱”将加速美国衰落。然而,如今面对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船运的潜在制裁,他却将矛头指向美国阴谋论,全然不提此前他对特朗普“反建制”的吹捧。从力挺特朗普到反特朗普斗士,这种前后不一的摇摆立场,暴露了其观点是服务于流量而非事实的本质。更讽刺的是,周小平曾在2021年因撰写滴滴事件文章被律所投诉,其当时高呼“言论自由”“以事实为依据”,如今却对美国政府可能的政策调整大加揣测,甚至虚构“美国收购香江某李财团港口资产”等缺乏证据的细节。这种选择性批判,实为双重标准。
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我早就说过,周小平的文化程度低,几乎从来没有学过一门叫着逻辑的课程,也就根本不懂啥叫逻辑。他的“对等停靠费论”的逻辑谬误在于,对中美贸易战的错误类比与忽视现实。周小平的核心论点之一是,中国应对美国船运制裁的反击手段,应是向美国飞机征收停靠费,并声称此举能摧毁美国航空业。但是,周小平的这一所谓建议其实存在多重逻辑漏洞。下面让我来对其逻辑错误层层剥皮,打打他这张小脸。
一是“对等停靠费论”错误地类比了中美的产业地位。中国虽是全球造船业巨头(占80%份额),但航空业仍依赖波音、空客技术,而美国航空业拥有成熟的全球航线网络和议价权。若中国单方面对美飞机加征费用,反而可能迫使航司绕开中国机场,损害自身航空枢纽地位。周小平同志无视这一现实,将船运与航空业简单对等,是典型的“周氏意淫”和刻舟求剑。
二是“对等停靠费论”忽视了国际规则与反噬风险。要知道,全球航空业受国际民航组织及双边协议约束,而单边加征费用可能违反WTO规则,引发他国连锁反应。例如,2022年美方因中国“熔断政策”取消44个中方航班时,中方强调“政策公平透明”,若此时主动升级冲突,将自损国际信誉。
三是“对等停靠费论”的战略短视及其虚构的“美国—印度替代论”与“经济窒息论”。周小平文章断言美国意图“用印度替代中国制造业”,并渲染“中国经济将因贸易战窒息”。此类论断严重缺乏数据支撑,且与事实相悖,实属癔想症复发后的信口开河。首先,印度的制造业能力不足,根据世界银行数据,2023年印度制造业增加值仅为中国的1/7,且基础设施、劳动力素质短板明显,美国企业即便有意转移产业链,首选亦应是东南亚,而非印度。其次是关税战反噬美国更甚,清华大学鞠建东教授指出,美国对华“禁止性关税”已导致其芯片、农业等领域承受巨额损失,英特尔裁员、特斯拉减产等案例就已经印证了“杀敌八百自损一千”的后果。而这位大名鼎鼎混的风生水起的周小平同志在文章中片面夸大中国脆弱性,却对美方困境避而不谈,纯属是人为制造恐慌。
四是“对等停靠费论”的常识错误,即:周小平同志文章中的虚构细节与阴谋论叙事。我说这家伙是个不学无术的南郭先生,他的拥趸们是打死也不会相信的。周小平文章充斥缺乏验证的断言,例如“美国收购香江某李财团港口资产”无任何公开信息佐证;所谓“美国计划按吨位征收百万美元停靠费”亦未见美方官方文件披露。此类“阴谋论”叙事,与其过去批评“西方媒体霸权”时标榜的“客观引用”原则背道而驰。
“对等停靠费论”存在多处逻辑错误,实为典型的低级红。其实也根本不值一驳,再剥皮下去,都要令人反胃呕吐。
理性应对,需摒弃周小平之流的极端化思维。当前中美博弈复杂严峻,但应对之策应基于事实与理性,而非周小平式的以暴制暴幻想。中国近年通过稀土出口管制、WTO诉讼等组合拳反制美国打压,已展现战略定力。若盲目追随周小平的“对等停靠费”论,不仅无益于解决问题,反而可能将中国拖入“伤敌不成反自损”的陷阱。真正的爱国,应是对国家利益与全球规则的清醒认知,而非像带鱼一般煽动情绪、贩卖焦虑。
与本文相关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