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工 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单位,无明确分工或分工太细,都是一种灾难。 无明确分工的家庭,家务经常性是谁看不下去谁先做。日子久了,经常干活的人心理不平衡,而不干活的人不但逍遥自在,还各种挑理。不是菜咸了就是碗没洗净,娃没管好……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对方本该承担的职责。于是乎,抱怨、指责、争吵……家庭问题和矛盾愈演愈烈,一个本该和谐的家庭也因此沦为“丧偶式家庭”。 无明确分工的单位,经常是能者多劳,庸者逍遥。往往存在着这样一些怪象:“坐着的给站着的提意见,站着的给干活的提意见”,而干活的一般都是“好说话”的或新来的。分工者呢,经常都是打着一副“能者多劳”的旗号分活,不仅忘记了“能者多劳”后边还有一句“多劳多得”,而且多劳者还得承担因为多劳犯的错。于是乎,另外一种“多做多错,少做少错,不做不错”的怪象又出现了。长此以往,事多的无人干,人多的无事干。 与分工不明相对的是分工太细。如果说分工不明导致人心涣散,分工太细则会导致互相推诿,无人担责。太细的分工,往往考验的是人性,而人性都是自私、懒惰的。一个家庭,谁负责厨房事宜,谁负责收拾屋子事宜,谁负责管理孩子事宜,只需要做一个大的分工就好。如果分的太细,负责做饭的认为自己做完饭就已完成任务,想要把职责延伸到洗洗涮涮那些事,就得说道说道了。至于那个拖地的,则会认为拖完地也算完成了任务,那倒在地上的油瓶、胡乱摆放的凳子、到处乱扔的玩具……对不起,不在职责分工范围之内。家庭如此,单位亦然。 我们再来看看分工效果。个人素质高德行好的,尽职尽责完成好份内事。而那善敷衍塞责的,完成效果实在一言难尽。如果你质疑,情商高的,嬉皮笑脸就把他的返工活推给了你。情商低且有点二的,则摆出一副你敢质疑他那需“回炉再造的次品”,就与你不共戴天的架势。抛开情商,那以“吃的盐比你吃的饭多”自居的老资格派最难搞,你说土豆除了切成丝、条、片,还可以做成土豆泥,他说你作,折腾人。你说拖地要注意死角,他说你屁事多,以前如何如何,怎么到了你这里就不行……你看,他根本不会认为自己不思变、善偷懒,反倒都是你的错。可依他的理,国家这几千年来就应该止步不前了。 家庭里遇到这样的人,糟心。单位里遇到这样的人,窝火。可无论如何,家不和谐,就没有胜利者,单位亦然。和谐了,才能双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