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科技类研学游成为社交平台上的热门关键词。从“机器人实训”“机械臂编程”到“AI少年营”,众多家长带着孩子奔赴全国各地的科技研学营,掀起一股“科技游学”热潮。尤其是在春节期间人形机器人和DeepSeek爆火的背景下,“杭州六小龙”等智能科技名词频频出现在家长的研学选项中,AI成为假期研学的新“顶流”。
在多个研学平台上,以“解码中国硅谷”“浙大×阿里×机器人”为核心内容的“杭州科技探索营”格外引人关注,行程包括参观“杭州六小龙”未来科技体验中心、探索机器人小镇、走进浙大和阿里,体验AI课程等。北京、上海、哈尔滨、深圳等地也推出与人工智能、机器人相关的研学项目,北京的“中科院MOSS机器人实训三日营”主打实训体验,费用为4580元;上海的“复旦大学+DeepSeek”一日营售价398元,哈尔滨的“哈工大+格斗机器人”主题营定价为558元;深圳的“湾区科技探索人工智能营”定价则达到2680元。这些项目覆盖小学高年级至高中学生,普遍受到家长热捧,部分营位在节前已提前售罄。
不过,部分研学项目存在宣传与实际体验不符的情况,如“杭州六小龙”活动仅参观生活展示馆,而非企业内部,引发部分家长误解。还有家长反映,某些高价研学项目“游玩”性质偏弱,需更清晰的活动定位。此外,机器人公司参观票价被黄牛炒至3000元,甚至有机构误导宣传实际并不开放参观的企业。
综合舆论观点认为,“五一”机器人与AI研学游反映了家长对孩子科技素养培养的重视,以及AI产业与文旅融合的趋势。未来,研学机构需优化活动设计,确保内容透明,提升专业性与体验感。同时,行业应加强监管,防范虚假宣传和票务乱象,以推动科技研学市场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