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8日至10日,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在成都拉开帷幕。在这场重塑中国经济地理版图的"链主西迁"浪潮中,成都展现出战略共担的魄力,以创新破局的决心积极对接产业转移,围绕"15+N"重点产业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活动期间,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及低空经济、新能源汽车等八大产业集群的专题对接会同步展开,与会企业热议的焦点已从单纯的产业承接转向价值升级的创新实践。 作为产城融合的示范样本,中海信(成都)新质产业城在航空航天、卫星互联网及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发关注。该项目创造性采用"数字基建+弹性空间"运营模式,与国有载体形成生态互补,精准破解精密仪器制造、无人机研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空间适配难题。其打造的独栋厂房集群突破传统工业载体局限,物理空间层面设置1000-15900㎡可扩展单元,通过模块化设计实现"初创孵化+产能倍增"的弹性生长;智慧基建层面构建人货分离的智能物流体系,将政策导向的"制造工程优化"转化为智能电梯网络、能源监控系统等技术标准。更富前瞻性的是,屋顶花园与阳光办公房的生态设计,将生产空间转化为人才磁极,形成人工智能研发与高端制造的技术转化闭环。 这场产业西迁行动中,成都正依托"企业朋友圈"构建"产业生态圈"。从政策对接会上的战略签约,到中海信等载体运营商的模式创新,城市通过要素重组实现价值跃升:既满足东部转移企业的柔性生产需求,又激活本土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更以宜居宜业场景集聚全球高端要素。 #中海信 #成都新质产业城 #低空经济 #航空航天 #卫星互联网 #军民融合 #成都 #成都金牛区 #地铁上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