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介绍来自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以下简称为“金牛实外”)的吴黎老师,抛开各种行政、学术职务和荣誉,可以有两个维度。
从时间线来看,他从教到今年整20年,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和管理就搞了十一二届;而把学校作为坐标点,是他连续挑起“一班”班主任重担,在金牛实外2021年初创之际生源普遍在重高线附近的情况下,带领首届“一班”成功冲击武汉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重庆大学等“985”“211”名校。
多年带班,尤其多年和“高三党”朝夕相处,既要确保所教单科成绩处于优势地位,又要做好协调、督促学生各科“分分必争”,政治老师吴黎是确实会做高中生“思想”工作?还是有另外的独到经验?
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曾在贵州某公立学校待了半年,之后回川,先后在省内两所知名民办校任教,当过教务处主任、也从“副科”老师升至副校长……以突出的教学成绩和令人侧目的职业履历,吴黎于2021年受聘为金牛实外课程服务中心主任,在成都扎下了根。
吴黎坦言,首届招生,孩子们的分数在一般人看来偏“尴尬”,要么刚过中考重点线,要么重点线都达不到。但在他眼里,550-560和510-520的分数区间,其实差别不大,“有些娃娃‘小四门’或体育得不到满分,就影响了中考的整体成绩。但到了高中,即便初中没有把政史地生的基础打好,也可以追上来。”
金牛实外首届学生,吴黎除了当一班班主任,要教两个班的政治。到2024年毕业,这两个班的学生100%上本科,60-70%上“一本”,英语单科最高139分,数学多在110-120分数段。
其中有个男生当年中考没上重高线,高一上期分在二层次班级,高一下期选文科进入一层次班级,到高考取得了“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都可以选”的好成绩,最终pick了武汉大学工商管理专业。
还有个孩子,入校成绩不理想,到高二也没调整好状态,却因高三一年时间的发奋,考取了位列“211”的四川农业大学,“家长拿到通知书后,专门来找我,一进门就哭了,说原本已经放弃了孩子……”
顿了顿,吴黎强调:
“不能让初中的表现去评价孩子高中的发展。因为他可能只是初中时心智不成熟,学习不那么认真。”
那么,吴黎是怎么和正值青春期、更多棱角和锋芒的高中生相处的呢?
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严中有爱”,初次照面就表明态度:“你不是来玩的,肯定要把学习摆在第一位。”同时亮出三大“底线”,一是认真上课,二是尊重老师,三是男女交往“要有合适的度”。
在此之外,就相对宽松。
吴黎认为,老师首先要学会理解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不能因为一件小事,就如同他犯了天条一样去大做文章。”即便要批评孩子,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掌握充分证据,让孩子认识到确实是自己做错了,“而且必须让他感受到,你始终是他的朋友。”还要选择适当的场合,“有句话说得好,‘教育是深度关系的产物’。一旦他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那你以后绝对和他建立不起深度关系。”
“我们真的不怕初中基础差,就怕孩子不愿意和老师配合、不愿意学习。”吴黎提及,特别是高三,经历很多考试,可能一段时期有低潮,一定要通过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我走进班级的第一件事,就是观察每个娃娃的眼神、表情,判断他们休息得好不好、心情怎么样。”如有苗头,就找机会通过谈话进行引导,“目标引领,不断打鸡血。”
(↑黑板板书成为“打鸡血”的方式之一)
如果孩子因为没考好而情绪低落,就战术性地调整下次考试的难度,“如果回回都考得差,容易自我怀疑。”
还有个办法是买吃的,“心情不好,食物的激励还是很重要。不如组织一场座谈会,买点零食发给大家。效率提高了,不在乎一节晚自习或者一节课没有学到知识。”
面对追问,这个成都市的“两考”先进个人同时分享了学生通过高考实现“逆袭”乃至整班“全面开花”的关键:
“不要面面俱到,该得的分一定要得到。高考其实没有黑马,不可能三年都做不起的题,你到高考就能做了。把能做对的题做对、把能拿到的分拿到,正常发挥就是超常发挥!”
(↑2024届一班18岁成人礼合影。这群孩子中,有人考上了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等)
说了那么多,还是来看看吴黎的诸多其他头衔:市级优秀青年教师、优秀班主任、民办教育先进教师、优秀团干部、“名师优课”展评一等奖、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四川省教育学会思想政治专委会委员、成实外教育集团高中质量部政治中心组组长……
如此资历加身,他依然在不断寻求业务精进。
“老教材、老高考时,政治单科考4本书,我不需要带书,所有知识点,能说出在哪一页;所有题我看一遍,就知道是否高考题、是哪里的高考题。”但新高考要求下,高中政治涉及包括法律、逻辑、哲学在内的7本书,所以吴黎说,“就教材、知识而言,大家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唯一的不同,可能是课堂驾驭能力,这需要多年打磨才能形成。”虽然他目前在带高一一班,高三的题却要随时做,“当我遇到不明白的高三题,我会主动问同行、问正在教高三的徒弟。”
(↑金牛实外现高一一班合影)
“小镇做题家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靠死记硬背得高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国家真正需要的,不是多做题、会背书的。即便是文科,也强调创新思维和逻辑能力。”吴黎向来的风格是“不喜欢作业布置得多”,暑假那么长,他也就布置一套题,“让学生真正去做并弄明白,可能比5套试卷更有作用。”到高三备考后期,更是着力缩小范围,仅以3-5套试卷来覆盖所有知识点,“学生复习时就看这几套试卷,看懂了,考点就掌握了。”而这几套试卷一定凝结了老师的心血,比如这套试卷考了这个考点,那套试卷最多有相应考点的变形或延伸,而绝不重复。
“不要像大海捞针那样去复习”的理念,其实落实到了金牛实外的各个学科。这为学生切实减了负,对老师却提出了更高要求——需通过不断看教材来确保“吃透教材”,同时需多做题尤其做高考题来紧跟新高考指挥棒,“到了暑假,我们要求老师必须做完整的10套高考题,做完后写心得体会,在开学时交给学科负责人检查。”
作为金牛实外课程服务中心主任,吴黎认为,只有这样,才能倒逼老师不断提升教学能力,“只有当老师想明白了,才能用最合适、最贴近学生学情的方式,给学生讲好知识点。”
(↑金牛实外以科学的“教育闭环”,正在帮助越来越多的孩子金榜题名)
吴黎进一步透露,金牛实外提炼了“教育闭环”的12字方针,即“精准输入、深度内化、多元输出”,让学生听懂知识点、引导学生把问题想明白,还鼓励学生“讲出来”——学习过程中的“讲”和“分组学习”是输出,考试也是输出,“讲得出来、讲得清楚,一定考得好。”
“在教学上,该丢的就丢,该抓的一定要抓。”吴黎还说,教育的本质相通,但教学方式可以不同,针对学生生源的不同,金牛实外坚持“一生一策”,找准每个孩子的“最近发展区”(注:心理学概念,该区域代表个体的学习潜力和发展空间),“帮助孩子成长,就是通过不断刺激他的‘最近发展区’来实现的。”
>>>新高考Q&A
Q:新高考模式下,对学高中政治有什么建议?
A:最近的高三二诊考试,金牛实外的一个学生以95分(注:赋分后分数)拿了金牛区的政治单科第一名。而不管哪个年级,金牛实外的政治单科都可以排到金牛区前列。
现在的高中政治课,真的和家长想的不一样,不是只要背了书就能得高分。我的心得是,相关知识一定要用到生活中,比如看时事热点,能明白国家的出发点。所以我会在课上把相关时事热点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自己去思考,而不是单纯应对考试。文科其它科目同理,如果仅靠记忆,肯定是考不好的。
Q:如果数学成绩好,但对文科更感兴趣,该怎么选科呢?
A:新高考改革后,数学是非常重要的学科,难度和以前不一样,要是高考能上140分,强基计划会有权重较高的加分项;如果能上145分,在诸多名校的录取中会有很大概率。在专做高中教育的金牛实外,起始年级的主要精力就是数学和英语,只要数学和英语拿上去,孩子的高考总分不会低。
金牛实外选文和选理的比例大概是4:6,选文确实少些。举个例子,如果你确定今后要当医生,且分数能达到相应水平,那自然是选纯理科的“物化生”组合。如果你没有明确倾向,或学力不够,我认为首先要考虑怎么学起走、怎么考上大学。选文还是选理,更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如果数学好,选文科组合的优势会更明显。
需要注意的是,物理类的12个选科组合中,选择较多的其实有三:“物化生”物化地”“物化政”。如果孩子要读军校、警校,就必须选政治,那么兼有理科和文科的“物化政”就是推荐组合。
Q:您理解的好教育是什么?
A:好的教育,不是均分多高,也不是考了多少“985”“211”,而是把多少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把多少微希望变成了大希望,把多少焦虑变成了幸福,把多少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梦想变成了现实。最主要的是,初进学校时那个开心快乐的孩子——
高考毕业后还依然开心快乐吗?心里还有梦想吗?眼里还有光吗?(图据成都市金牛区实外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