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032|评论: 8

[群众呼声] 解读松茂古道[已回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5-22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解读松茂古道
在都江堰景区老县城西街口靠近南街一侧的松茂古道走千途, 灌口灯草照万家》,图文介绍中讲,松茂古道世称冉咙山道,唐宋以来,成都平原接通松潘与茂县之惟一要道古道始于西蜀之都江古堰,止于藏羌之松茂古城······庄学本和西德尼·戴维·甘博所拍老照片,再现了藏羌习俗松茂集市。这条潘来往于冉咙山道,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史上,县的藏羌民族和四川内地都江堰市的汉族唇齿相依和谐共生,松茂古道走千途, 灌口灯草照万家,无可争议。现在社会进步了,经济发展了,文化上应该与时俱进,现在都江堰市的龙池已经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龙池段。阿坝州应该联合成都市,把起于都江堰止于松潘县的灌松茶马古道,申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纳入国家丝绸之路战略管理,有利于阿坝州民族地方旅游和经济发展,而不再只是松茂古道。
在西街口,松茂古道·松游小唱文中讲百年前,一位羌人董湘琴,自灌县出发,越过“三脑”,万步“九坪”,涉险“十八湾”,走过“一锣一鼓”,沿岷江峡谷,翻山越岭,诗由景生,韵自心发,他一路感概万千,走完七百里小道到达松潘古城。终因释怀而诞生了“松游小唱”传唱百年,流传至今。我在想,“三脑”在汶川县境内。九坪十八关基本在汶川县、茂县境内,为什么不叫茂汶小灌松小调?而叫松游小因为董湘琴是羌人,目的地是松潘古城。
“三脑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潘”的松游小唱,将冉咙山道赋予新的涵义,成为松茂古道。从成都的灌县(都江堰市),到阿坝州的松潘县,这条古道,历史上到底叫松茂古道,还是灌松古道?网友liguotao228,根据清朝民国《灌县志》,已经说清楚了,就叫大西路灌松茶马古道清朝民国《灌县志》,已经有了明确记载,在灌县买茶,在松潘发卖。灌县西门出玉垒关,过威茂至松潘,称大西路,南丝绸之路。网友欢愉爷爷,已经列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务院 ,二0一三年三月五日,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茶马古道龙池段”,四川省人民政府还立有石碑。国务院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都认定这条古道是“茶马古道”,灌县到松潘的古道,就只能是“灌松茶马古道”。
经过认真解读,发现百年前羌人董湘琴,从灌县出发历尽艰辛到达松潘古城,吟唱的松游小唱“三脑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潘”,成为今天阿坝州和都江堰市流传至今的旅游资源遗产。可是,由于都江堰市旅游部门有关人员工作马虎,造成戏弄了到都江堰旅游的广大游客的小文章
石锣石鼓在哪里?文中这样写道:“4、石锣、(罗圈湾)石鼓:在雁门关至七星关间的对河”。雁门关在汶川县,七星关在茂县,两关相距近20公里,过去走过大西路灌松茶马古道的人,都知道锣圈湾在汶川县,石鼓在茂县。都江堰市老灌县城的西街是都江堰景区之一。不知道都江堰市人民政府的旅游部门的领导人员,还是都江堰景区管理人员有意为之,还是有文凭有职务而无历史文化知识的人,工作不负责任,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让远来近客去猜。编写资料的人员调查过没有?石锣石鼓到底在哪里?汶川县映秀镇有个沙坪关村,茂县南新镇有个石鼓村,麻烦你们去问一下就知道了。
文中前面叫“三垴”,是丘陵地区的山岗。后面叫“三脑” 是头脑的脑。到底是哪个“脑”“垴”?怎么闹这样的笑话。希望都江堰市旅游部门领导重视一下。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2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6-6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网友您好:
    您反映的问题市市场监管局高度重视,庚即派人进行现场核查,即刻联系灯箱制作方整改到位。
    感谢广大网友的关心与监督,祝您生活愉快!

满意(0)
不满意(0)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5-23 01:01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建立在翔实史料的基础上才能下结论。楼主说得有理,希望得到重视。

发表于 2025-5-24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罗圈湾,石鼓村
图片2.jpg
图片3.jpg

《松游小唱中地名关隘寻踪》https://bbs.mala.cn/thread-13639407-1-1.html



 楼主| 发表于 2025-5-25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六十多年前,我曾经在石鼓大队公共食堂,用二两四川粮票一角钱吃了一顿面汤饱饭。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在锣圈湾工作过,感谢梦里黄山网友提供的图片。留着回忆我已保存。

 楼主| 发表于 2025-6-7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冉咙古道,因为松茂小唱“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潘”而成名松茂古道。都江堰景区有历史名气,对历史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宣传,应该对游客负责,文字应该准确无误,不能马虎。有错就改,有错必纠,这才是“高度重视”。作为关心都江堰的旅游事业者,这个回复我们基本满意。
发表于 2025-6-7 09:27 | 显示全部楼层
经由灌县走松潘,“三脑”“九坪”“十八湾”。而今行道高速路,不需步行再翻山。

 楼主| 发表于 2025-6-13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锣、石鼓到底在哪里?锣圈湾、石鼓是老地名,这个地名在当地早就有了、由于百年前董湘琴的《松游小唱》,语言通俗易懂,上口好记,“三垴九坪十八关一锣一鼓上松潘”,不光在冉咙(松茂)古道传颂,连川西平原的很多人都能背诵,百年来流传至今,石鼓和锣圈湾到底在哪里?自然就有了人们的关注,知道它们在哪里。一个在汶川县境内,一个在茂县境内。。
罗圈湾在《松游小唱》中,被董湘琴称为石锣。锣圈湾也有了名声。罗圈湾就在沙坪关旁边的锣圈湾沟口,岷江左岸边上的一个大湾道小路,像个大的锣圈,汶川大地震前,属于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距离彻底关1公里左右,距离雁门关40公里。当地百姓一直叫锣圈湾,没有叫石锣。锣圈湾沟深,水量比较稳定,沟内还有两个民营小电站。
石鼓的名声可就大了。古称松茂古道的茂县,在茂县的南新镇,也就是《松游小唱》的七星关上行6公里的岷江右岸,有一个大的岩包,因为羌族人喜欢唱歌跳舞,这块耸立在坡地中的岩石,就像一石鼓。百年前董湘琴的《松游小唱》“一锣一鼓上松潘”,石鼓成为当地羌人的荣耀,解放后石鼓这个地名,成为茂县石鼓乡公所、石鼓人民公社,石鼓乡驻地,石鼓距离茂县县城14公里左右。并不是都江堰景区老县城西街口,牌子上《松茂古道·松游小唱》所写的“石锣、(锣圈湾)石鼓:在雁门关至七星关间的对河”。这样写是错的。  
发表于 2025-6-13 13: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帖主,读罢受益,2019年都江堰市新春团拜会上有个节目叫《松游小唱》的情景剧,看后我学填了并发在本论坛的六十六首鹧鸪天,就是根据这条路线图写的,好像发了七次,后来没有续写了,就是找不到相关历史资料!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