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肖德美看来,“扇文化的表现,不仅在于与扇子有关的故事、诗词歌赋、舞蹈和绘画,而且还表现在对联、谜语和民谣之中。扇子的许多故事都与名人雅士相关联,所以,扇子成为了古代有文化的儒雅人士的意象符号,以及文人相互切磋文采的珍贵赠品和藏品。”
他介绍,在戏曲表演艺术中,“扇子生”是戏曲表演中的小生类别之一,如川剧《摘红梅》中的裴舜卿、《逼侄赴科》中的潘必正等,这一类角色都是风流儒雅的饱学之士,在他们手中的扇子既是装饰物,又是表演过程中借以抒情的道具。
“扇子在戏曲表演中可以喻人、可以传信,也可以传情,甚至‘说话’。”肖德美说,“戏曲前辈艺术家们根据自己多年的生活观察和创作经验,经过不断完善,形成了一些川剧表演用扇谚诀,如:文生平胸扇、武生平头扇、小丑扇耳肩、花脸扇过头等等,非常形象地展现了不同行当人物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