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二刘大战”在邛崃
李旭葵
四川民国时期,长达22年的军阀混战,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可谓全国之首。人们一提起四川军阀混战,都知道发生刘湘和刘文辉叔侄著名的“二刘大战”。 但对四川军阀混战还有一个刘文辉和刘成勋的“二刘大战”,即“雅邛之战”知道甚少,更少有人知道是这第一次“二刘大战”在邛崃拉开了四川军阀混战的序幕,
四川军阀混战由来
在全国护国运动的沉重打击下,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6日,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讨伐袁声中病死,北洋军阀分裂,各省地方军阀乘机各霸一方。1918年3月8日,孙中山在广州以军政府大元帅名义,任命四川靖国军各路总司令熊克武为四川督军,杨庶勘为四川省长,整编川军为6个师。并划定各驻防区域,实行自委任当地官吏、自筹军饷款项,形成防区制。四川大小地方军阀,乘机各自拥兵为霸,扩军夺地,踞地称雄。
四川从1912年到1933年,防区制形成之后,共发生大小军阀混战四百七十多次。1926年下半年,混战中的四川军阀为求自保,纷纷派代表到武汉、长沙,向进行北伐的国民革命军表示承认国民政府,同意军队易帜改编。于是,蒋介石以国民革命军总司令的名义,先后任命四川军阀杨森、刘湘、赖心辉、刘成勋、刘文辉、邓锡侯、田颂尧为国民革命军的军长,仍统率原部,争地混战不断。
四川军阀虽已易帜改编为国民革命军,但其军阀本质没有改变,仍然争夺防区,混战不休。四川境内形成刘湘21军、刘文辉24军、邓锡侯28军、田颂尧29军、刘成勋23军最大军事实力的军阀。邛崃县划属于刘成勋23军第四师师长的防区。
到1934年,当时由于川陕革命根据地的红四方面军多次粉碎了以刘湘为首的四川军阀的围剿,对军阀构成威胁。刘湘于当年11月飞抵南京,向蒋介石求援。1935年春,蒋介石派遣行营“参谋团”和中央军乘机入川,督导川军围剿红军;还任命刘湘为四川省主席和川康绥靖公署主任,授权他撤销军阀防区。刘湘于是发出一系列通告,限令各军把防区内的军、政、财、文大权交给省政府,并裁军整编,这才结束了防区制度,统一了四川军政,归隶南京政府,四川的军阀混战才基本结束。
1927年6月,在邛崃发生的“邛雅之战”,是刘文辉的24军与刘成勋的23军争夺邛崃之战,拉开了四川军阀混战的序幕,1933年的刘湘与刘文辉叔侄的“二刘大战”为军阀混战的高潮,直到1935年四川军阀混战才结束。
由于邛崃的特殊地理位置,是通往云南、贵州、西藏的咽喉要道,起着军事、政治的重要作用,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的重要军事重镇。
四川自民国七年(1918年)初防区制形成,邛崃先后为四川军阀刘成勋、杨森和刘文辉的防区。他们互争防地,扩充势力而争夺混战。老百姓屡遭蹂躏,苦不堪言。四川军阀连年混战,防区割据,关卡林立,捐税苛重,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许多工厂倒闭,商业萧条,农村残破,农产量锐减,文教机关和学校毁损严重。
1925年4月,北洋军阀直系首领吴佩孚任命川军第2军军长杨森督理四川军务,实行“武装统一四川”。4月12日,杨森调遣所部属范绍增、陈献周、何金鳌等旅军队进攻邛崃。驻邛的川军第3军(后为23军)军长刘成勋(禹九)部队,退往雅安一带。占领县城后,由张成孝旅驻邛崃城天庆街周家祠,骑兵团长杨晓齐(又名杨喇嘛)兼城防司令,驻兴贤街孙祠堂。在邛崃城乡派军款,增加纸捐,民怨沸腾。
当年7月,川黔联军刘文辉第九师所属第7混成旅旅长张志和率兵攻占邛崃,杨森所属庄熙廷旅溃败离邛。9月,为了平息军阀之间争地矛盾,四川军阀组成的联军在自流井召开会议。根据联军会议各部仍回原防区的决定,刘文辉部队从邛崃一撤走,刘成勋的部队即进驻邛崃县城,就加紧催收“借垫款”、“预征款”等苛捐杂税,百姓怨声载道。
寻找机会借题发挥
有一次,刘文彩乘坐滑竿,由大邑县安仁镇去成都找六弟刘文辉相商。
大邑县安仁镇去成都,必须经过新津县。当他带着几个兄弟伙从刘成勋的防区新津县经过时,刘成勋的第23军部属在路道设卡,一连长要他下滑竿进行检查。开始刘文彩拒不让检查。这连长却傲漫无礼,凶神恶煞地说:“不让检查,就不准通过!”
“你们知道我是谁?我是24军军长刘文辉的五哥刘文彩!”色历内荏的刘文彩大声说道,随手将“川南税捐总局总办刘文彩”的名片掏出。
谁知这连长对此不屑一顾,根本不买帐,高声说道:“就是刘文辉军长本人来,也得要检查!”
出于无奈,刘文彩不得已只好下滑竿接受检查。一检查,士兵从滑竿枕头下搜出近百两烟土,不由分说,将烟土沒收了。这下激怒了刘文彩,日妈捣娘地大骂一通。
从来沒有受过如此羞辱,霸道出名的刘文彩怎能咽得下这口怨气。他一到成都就给六弟刘文辉打了电话,刘文辉听说五哥受了刘成勋防区部下的气,暴跳如雷,发誓为哥出这口气,与刘成勋誓不两立。
刘成勋接到刘文辉的电话,知道惹出祸事了。因为他知道刘文辉的兵力比自己的多,虽然急忙派副官把被扣的烟土如数退回,而且刘成勋还亲自打电话赔礼道歉,但也难使刘文辉咽下这口气。因为今天已非往昔,兵强马壮的刘文辉早就想找机会来吞并刘成勋,正愁沒有借口机会。
刘成勋的防区范围是至成都的川康交通要道,而且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重地雅安、邛崃、彭山、新津、大邑、双流等县,对野心勃勃的刘文辉来说,是必须扫除的障碍和隐患。
刘成勋作为大邑同乡长辈,对刘文辉从军成长的过程中作了提携和援助。叙府之战,他力排非议,破格提拔刘文辉为少将混成旅长,后来又提拔升任川军第九师师长兼成都卫戍总司令。但为了争地扩张势力,什么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古训,刘文辉早忘得干干净净。礼义廉耻也不顾了,更不容说什么同乡长辈。
因此,24军军长刘文辉对驻守在邛崃的刘成勋部队早就预谋,经过了精心策划准备,就是寻找借口机会,因为他也怕被人误解,说他忘恩负义。
军阀混战拉开序募
机会来了。刘文辉利用刘成勋在蒲江残酷镇压农民抗捐军,激起众怒民变,大做文章,找到借口。打着为民除奸,大义灭亲的旗号,出师有名,在1927年6月6日通电讨伐由川军3军已易名为23军军长的刘成勋。在通电中说:
“23军军长刘成勋狡诈成性,昏庸不悟,残民以逞,罄竹难书。军阀恶习,积重难返。一粮而岁数征,虽巧立种种名目;一烟而税百出。更暗布重重罗网,科则密于牛毛,爪牙甚于猛虎。蒲江激成民变,康定几绝人踪。……”
1927年6月8日,派遣第10师师长夏仲实为总指挥,率张志和、蔡玉龙两旅,兵分三路,向刘成勋驻防军队发起强大的攻势。
1927年6月,发生的“邛雅之战”,即刘文辉吞并刘成勋之战,又名“第一次下川东之战”正式拉开了四川军阀为夺地争利的混战序幕。
刘文辉自任帮办以后,即欲进窥刘成勋的邛、雅各属。刘成勋部属亦有所闻,其部属敖集生(向荣)旅为求生存,率部归附遂宁李家钰军。刘文辉在进攻前,就对刘成勋的部属进行分化瓦解。其第1、2、3师师长刘国孝、陈鸣谦、孙涵纷纷倒戈,归附刘文辉。
刘文辉趁刘成勋内部军心动摇,于1927年6月14日,刘文辉的24军乘胜挺进,兵分九路突然向驻防在邛崃城毫无察觉防备的刘成勋23军发起总进攻。刘成勋的23军毫无准备,被刘文辉的24军突然袭击,打得晕头转向,惊慌失措,遭到痛击惨败。
刘成勋见难以招架,为了保存实力,陆续急忙从彭山、丹稜、双流、大邑、莆江的兵力撤退调来增援,集聚邛崃决战。
6月15日,24军中路夏仲实与右部张志和,分別从崇庆、大邑、蒲江、彭山向刘成勋的23军军主力集结地邛崃县城发起总攻。在邛崃县城东南面受到刘成勋军队的顽强抵抗,夏仲实所部遭到重创。战事打得相当激烈,硝烟弥谩,尸首遍地,血流成河,阵地失而复得。
刘文辉见了,慌忙从四面八方调来数倍于刘成勋的军队,向邛崃城发起强攻。
6月16日深夜,刘成勋的军队面对数倍的24军军队,无法招架,24军张志和部终于攻进了邛崃城,双方在城里展开巷战。城里的所有店铺都不敢开门,百姓提心吊胆,纷纷关门四处避难。24军进行追击,过境之处,民众深受其害。刘成勋寡不敌众,23军溃败从邛崃城南门出逃。
刘成勋的23军残军先退雅州,据守雅河西岸,在刘文辉的分化下,兰敬之、张成孝、刘国孝师长和任忠熙、敖集生两个旅,除敖集生旅死守平落挖断山外,其余皆被刘文辉解体,陈万仞、陈献周等反戈。6月下旬,刘成勋败退放弃雅州退守荥经花滩坝,见大势已去,于6月29日,刘成勋不得已只好通电宣告下野回到家乡大邑县新场定居。
从此, 刘文辉的24军以全胜告终,并收编刘成勋的14000余人枪,邛崃城为刘文辉的24军所占据。
刘成勋的23军原驻防的邛崃、大邑、蒲江、双流、崇庆、新津、彭山、眉山、丹棱及雅安地区,成了刘文辉24军的防区。
虽然刘成勋23军与刘文辉24军的第一次“二刘大战”结束了,刘文辉的防区地盘势力扩大,兵力更加强大,对大军阀刘湘构成了军事威胁。因此,为后来的刘湘与刘文辉叔侄的第二次“二刘大战”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