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末,2025年全国高考即将正式开启,1335万“追梦少年”怀着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带着师长的共同期盼,奔赴考场、迎接这场“人生大考” 。
年复一年,帮学生“化险为夷”的交警、身着旗袍寓意“旗开得胜”的家长、对着镜头花式庆祝的考生……一切都构成了关于高考的具象化场景。每一年,这些弥漫着汗水与期冀的努力,都是为了让少年在追梦中不留遗憾。
这个时段,考生和家长紧张、彷徨都是可以理解的。无论是家长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还是舆论夸赞的通过高考改变命运的成功者,世俗价值观对高考成功者从不乏溢美之词。这些似乎都在提醒,高考至关重要,不容有失。相信这种紧张感,即便十多年后,回头再看相似情景,依然让人“魂牵梦绕”。
不过,“一试”不可能定终生。考好了固然可喜,但也不等于一定人生出彩;没考好虽然让人沮丧,但也绝不意味着山穷水尽、成功无望。在这个时代,“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逆袭者比比皆是,人生大放异彩的机会和渠道正变得多样化:一个学生既可以“学术报国”,同样也可以“技能报国”;既可以投身机关企事业单位关键岗位,也可以扎根中西部基层边远乡镇……人生价值的实现不应有高下和优劣之分。随着时代发展,流动的社会之路会向每个奋斗者敞开。
我们既要正视高考的重要性,更要以平常心对待这次考试。人生是旷野,高考“一战”,只是悠长人生中的“一站”,是旷野之中的“一点”,大可不必任由焦虑蔓延。
对于考生而言,十多年的求学生涯,为的就是在高考中展现自己的实力。考前的紧张在所难免,但过度紧张反而可能影响发挥。不如试着放松心态,把高考当作一次检验自己的机会,用平常心去应对,说不定能超常发挥。
而对于家长来说,孩子高考,他们比孩子还紧张。有的家长给孩子施加过多压力,有的家长则过度包办孩子的生活,这些都不利于孩子备考。家长不妨多给孩子一些信任和鼓励,做好后勤保障工作,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支持。
高考是人生的重要节点,但不是终点。无论结果如何,都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未来的路还很长,还有很多机会等待着我们去把握。人生是旷野,不是轨道,愿每位考生都能在高考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更能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绽放出独特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