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出于什么原因,对西南边陲邻国印度,主流媒体乃至底层民众,基本都吃持蔑视、不屑一顾态度。
以国土面积、人口数量、历史悠久等,按说无论如何我们都不应该对这个邻国不正眼相看。问题出在哪里,不得而知。
近百年来,因为过往落后屡屡被打、被侵略、被殖民,我们被迫暗地里养成崇洋媚外习惯。总是恨铁不成钢,抱怨自己不如别人,同时也就崇拜崇尚他国。远距离欧美、澳洲;近距离日本、新加坡等。唯独对印度这个体量不小、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南亚大国,不但没有崇拜,羡慕,反倒是嗤之以鼻般的不屑与蔑视。暗地里似乎还有拉人垫背的意思:尽管百余年来,我们受到西洋东洋列强欺凌,不堪回首,但我们从过去到现在,不是俨然超越印度了吗?相比之下,我们回首百年,顶多我们也只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而印度那是妥妥的全部被大英帝国殖民好多年啊!
对比之下,似乎过去列强给我们造成的伤害,也就减轻许多。好歹我们还是强过印度嘛!尤其当下,我们跻身世界第二经济体,印度还排不上号。对比之中,我们的优越感、超人一等、亚洲一哥、世界第二等,怎么会不满满的爆棚呢!
国门打开后,不少国人也亲身游历印度,眼见为实,都一一披露那里如何依然脏乱差、如何落后不发达、如何无法与我们媲美……总之,有了现实的亲身经历,似乎之前的认知再一次得到强有力的印证。
然而所有的这一切都是无可辩驳的?
固然,我们现在还是可以一一数落印度种种技不如我。但数落之后呢?其他真相呢?
比如,我们依然可以说隔壁阿三不咋地。面积只有300多万平方公里,只及我们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她也配大国二字?
再有,她历史形成的种姓制度,人分三六九等,极大的人与人之间极不平等,能与俺们人民群众当家作主比?
还有,她的所谓圣河恒河水奇脏无比,能和我们长江黄河水清如许一较高下?
至于牛在大街上如入无人之境、火车顶上也爬满了人等等,哪一样敢和我们一决雌雄?
是的,所有这些数落,大概印度人都无以言对默认,但是除开这些,印度还有我们知之不多的,我们都有所了解?
印度国土面积只有我们三分之一,人口数量却超越我们成为当今世界第一!而且人口构成老年化远不如我们!他们没有计划生育折腾、没有我们当下年轻人不婚不育的焦虑。他们也没有引进大量黑人留学生超国民待遇问题;
印度作为世界所谓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并不弱于我们。尤其她所孕育的佛教,远传中国、东南亚、日本、朝鲜半岛,是我们儒家文化传播周边所能匹敌的;
印度有傲视群雄的软件之都班加罗尔,我们可有相同地位的软件之都?
曾经有过披露,在美外籍软件工程人才中,印度人几乎独占鳌头,华人却只能望其项背;
百年近代史,印度有亚洲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泰戈尔,我们有吗?其世界影响力我们有过同级别的文学大师?
再以赫赫有名的圣雄甘地为例,其世界影响力也不是自吹自擂就可以搞定的。反观我们,有过类似人物?
若以现实边境争议论,尽管有历史遗留问题,但藏南地区被其强占百余年,不是大中华的耻辱?
最后,曾经是殖民印度的宗主国英国,近年何以产生印度裔的英国首相苏纳克?历数他国华人数量众多,何以没有相同情况发生?
上述情况并不是一定要让中印两国之间一决雌雄,而是提醒国人,人各有千秋,国家之间同理。同属亚洲大国、人口大国、同样有悠久历史,大可不必以田忌赛马心思踩踏他人抬高自己!
深究一下,何以国人总是以不屑和蔑视的心理,呼其为阿三,大有一副不吝与之为伍高高在上的俯视优越感。殊不知,细细罗列一下,隔壁邻居印度也自有其不可小觑的一面。既如此,我们何不摒弃固有认知,以平等相互尊重学习理解对待之?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何乐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