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娱圈解密”在“今日头条”发表的“微头条文章”《中美差距究竟在哪?》,引发网民轰动效应,评论栏留言多达251条。
似乎编辑是在颇费心思,选择了两条用来否认批判“夜郎自大”网友的留言于置顶,试图抢先占领所谓的“正能量高地”。殊不知,当打开“查看全部251条评论”后,看到的却几乎满目皆是支持该文作者观点的网友留言。现在截图于下,供众网友分享并厘清不同观点、分歧、利与弊和真与伪。
究竟“娱圈解密”在“今日头条”发表的“微头条文章”《中美差距究竟在哪?》中说了些啥,才会引发网民如此的激烈争辩?
请看以下原文,或可从中找出答案。
美国科学之强大,远远超出想象,不仅没有衰退,还会在今后的几十年内引领世界的发展!”所有人都在“唱衰”美国,但是中国院士却不这么认为,自大才是一个国家“没落”的开始。
最近总有人陶醉在“美国崩溃论”里:芯片战卡住脖子就说美帝黔驴技穷,贸易逆差扩大就喊霸权日落西山。可当中国院士说出“美国科技强大远超想象”时,这些人却选择性耳聋。
看看人家刚发射的“阿尔忒弥斯”登月火箭,瞧瞧硅谷实验室里层出不穷的AI突破,再翻翻美国药企每年砸在生物医药的千亿美金——这哪是衰退的样子?
就拿人工智能来说,美国的 OpenAI 公司开发的 GPT-4、GPT-5 这些大模型,那是全球领先。虽然科大讯飞的星火 V4.0 已经能对标 GPT-4 Turbo 了,但在代码和多模态能力上还有差距。
而且,美国的企业像谷歌、微软、英伟达这些,在 AI 的底层技术、算力芯片上,那都是顶尖的。比如英伟达的 GPU,几乎垄断了全球高端 AI 算力市场,中国的企业想买都买不到。
再看看基础研究。美国在基础科学领域的投入和成果,那是相当惊人。从诺贝尔奖就能看出来,美国科学家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获奖人数,占了全球的一半以上。
像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这些顶尖大学,每年培养出大量的顶尖人才,而且还能吸引全球的优秀学者去美国工作。相比之下,中国的顶尖大学虽然进步很快,但在基础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上,还有不小的差距。
科研投入方面,美国政府和企业的投入都很大。虽然最近美国政府削减了一些科研经费,比如国家科学基金会的预算被砍了一半,但企业的研发投入却在持续增加。像苹果、谷歌这些大公司,每年的研发费用都超过百亿美金。
中国的研发投入虽然增长很快,2022 年已经超过 3 万亿元,但基础研究的占比只有 6.3%,而美国的基础研究占比超过 15%。这意味着中国在源头创新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创新生态方面,美国有硅谷这样的创新中心,风险投资非常活跃。2018 年美国的风险投资总额就超过了 1300 亿美元,而且很多资金都流向了早期的科技初创企业。
这种创新生态培养出了很多颠覆性的技术和公司。中国的中关村、深圳等地虽然也在发展,但在风险投资的规模、创业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不过,中国也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在 5G 通信领域,中国的专利数量全球第一,华为、中兴这些企业在 5G 设备和标准制定上有很大的话语权。
在电动汽车、光伏组件等领域,中国的市场规模和技术水平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且,中国在应用创新方面进步很快,比如 AI 在政务、医疗、制造业的落地应用,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在一些关键领域,中国还存在 “卡脖子” 的问题。比如半导体芯片,美国在高端芯片设计和制造设备上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芯片产业还需要进口大量的技术和设备。还有人工智能的底层算法、高端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中国仍然依赖进口。
美国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技术上,还体现在全球影响力和人才吸引力上。美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每年都能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虽然最近有一些人才外流到欧洲,但美国的科研体系仍然是全球最有竞争力的。中国虽然在人才培养和引进上取得了很大进步,但在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上,还有差距。
有人说,美国现在债务高企,政治不稳定,科技会不会衰退?我觉得这种可能性不大。美国的科技实力是建立在长期积累的基础上的,有顶尖的大学、强大的企业、完善的创新生态和全球人才的支持。虽然政府的一些政策可能会影响短期的科研投入,但企业和社会的力量仍然很强。而且,美国在应对挑战方面也有很强的调整能力。
中国要做的,不是去唱衰美国,而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努力追赶。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进步,也要看到差距。
在基础研究上加大投入,培养更多的顶尖人才,完善创新生态,同时也要加强国际合作。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科技竞争中不断缩小差距,实现自主创新。
最后,我想说,自大才是最大的敌人。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谦虚和学习。我们要尊重美国的科技实力,同时也要相信自己的潜力。
只要我们保持清醒,脚踏实地,就一定能在科技领域取得更大的成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为中国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MCN微头条伙伴计划#
【注】原文网址 https://user.guancha.cn/post/publis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