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肃省定西市通渭县思源实验学校因“儿童用身体挡车护学”一事备受舆论关注。
事件源于市民王女士5月16日经过该学校时发现,数名低龄儿童在“护学岗”活动中用身体拦截过往车辆,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王女士提供的照片和视频显示,一名穿粉色衣服的女孩站在一辆黑色轿车前,手持蓝色小旗,而一名身穿反光背心的成年男子在旁低头玩手机。王女士第一时间与学校沟通,但校方态度轻慢,仅派一名老师解释,未能认真对待。她随后向县、市、省三级部门投诉,却收到类似“贾国基办结工单”毫无实质内容的回复。
近日,媒体介入报道后,通渭县教育局工作人员回应,“已经做了调查,当时的情况是,学校的工作人员正在往拦截口走,参与护学的家长就率先进行车辆拦截,图片与视频中的小孩是家长带在身边的低龄儿童,一时没注意冲出来了。目前局里已经约谈涉事学校校长,并取消其年底的评优资格。”
网民却普遍不买账,“看了这新闻就来气,投诉一个月都没有有效回复。媒体一报道,就说约谈了校长,这态度也太敷衍了吧?”“这管理漏洞也太大了!教育局别光处罚校长,得好好整改啊!能不能学学别的地方,找专业交警来管,家长少点压力,孩子也安全!”“以后咋改?别又搞个新规定让家长更头疼!”
有网民认为护学岗就是把责任甩给家长,这种模式本身就存在问题,“之前还看到有家长抱着婴儿参与护学岗的照片,真的心酸。”“护学岗就是个形式主义!家长到场签个到、拍个照就跑,安全谁管?”“学校也太会甩锅了!让没培训过的家长去指挥交通,安全隐患一大堆!”还有网民建议向杭州学习,“杭州的‘校警家’模式多好,交警指挥,家长配合,老师管学生,安全又靠谱!”
媒体也评论提到,部分学校的“护学岗”更像面子工程,学校和教育部门能对外声称他们在努力保护学生,实际效果却微乎其微。要知道,不是所有的家长都有余力和条件“护学”,要保障学生安全,应该探索别的技术手段解决拥堵乱象,或者购买公共服务让专业人员维持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