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91|评论: 0

成都将出台实施方案 支持8个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6-25 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6月24日,记者从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获悉,为推动市域协调发展,成都即将出台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快形成“城市新区强引领、中心城区强支撑、县市新城强突破”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在成都的23个区(市)县中,8个县市新城分别为简阳市、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崃市、崇州市、金堂县、大邑县、蒲江县。它们一头连着成都主城区,一头连着成都都市圈,是成都发展的“底部”支撑,成都都市圈壮大的“腰部”力量,也是城乡融合的“关键”节点,被视为成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从发展能级看,2024年,8个县市新城经济总量约占成都全市18%,相较其约2/3的面积占比,经济贡献度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县市新城发展正处于‘量变积累’向‘质变突破’的关键阶段。”成都市委主要负责人说。

记者了解到,成都即将出台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划定8个县市新城的核心功能定位,进一步强功能、蓄势能。如支持简阳市打造国际空港门户枢纽城市和成渝发展主轴节点;支持彭州、金堂联动青白江、新都打造成都北部门户枢纽;支持都江堰、邛崃、崇州、蒲江建设成都向西向南门户枢纽节点;支持蒲江打造川藏铁路综合运维保障基地;支持彭州、蒲江联动简阳、新津等区域,争创建设商贸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支持都江堰、大邑建设世界旅游目的地等。

产业等级不高、配套设施不全、镇域经济不强,是8个县市新城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为此,成都提出“三聚焦三突出”精准发力,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取得更大成效。三聚焦,即聚焦产业强,做实县域发展支撑、聚焦人才兴,释放第一资源效能、聚焦机制活,激发改革创新动力;三突出,即突出县城和中心镇,做强综合功能承载、突出配套和优环境,提升宜居宜业品质、突出富民和稳就业,拓宽惠农增收途径。同时,还明确了发展任务和赋能措施,包括推动资本、土地、人才等要素向县市新城集聚,激发发展活力动力等。

此前,8个县市新城已“抱团出击”,联合发布“成都市县市新城产才政策包”,组建“成都市县市新城人才服务联盟”,集成供给政策支持,在更高层次、更大范围、更宽维度上吸引集聚人才。更早前,成都启动了区(市)县跨区域结对联动建设行动,形成8个联动合作区域,从产业协同、资源下沉等方面展开深入合作。



试点托幼一体化办学......成都县市新城教育将有这些变化


优质教育是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目前,简阳、都江堰、蒲江等8个县市新城学校数占全市25.1%,在校生数占全21.4%,办学规模与常住人口规模相适应。

比如,诞生了宋代理学大家魏了翁的蒲江,自古以来就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近年来,蒲江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地位,引进了成都七中、嘉祥教育集团、金苹果教育集团、盐道街小学、七中育才等优质学校,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学段满覆盖。

推动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如何在教育上“落子”?

今日,记者从成都市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大会获悉,成都将聚力优化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县市新城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成都将强化中心城区带动,全覆盖推动县市新城非优质特色高中与中心城区省级示范校结对,依托市级教师共享中心统筹用好县域内外、编制内外等师资资源,每年选派100名市级以上名师驻点送教,着力办好市直属学校领办的8所学校,全面提高县市新城46个教育集团办学品质,加快实现43所县中振兴,让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一手抓义务教育优质均衡,一手抓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成都将鼓励县市新城之间跨区域统筹调配教育资源,根据学龄人口变化健全县域学位供给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有条件的县市新城做到随迁子女“随到随读”覆盖,试点托幼一体化等办学模式,鼓励有条件的中职学校转设综合高中。

此外,成都还将突出县域教育特色发展,支持县市新城结合本地资源禀赋,建设一批川剧艺术、田野劳动等特色学校,办好一批“活而优、小而美”的小规模学校、小班化教学,以特色发展落实全面育人、促进个性成才。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