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93|评论: 0

[原创] 那尔那茜“高考移民”事件:教育改革,应该建立在社会公正之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1 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且谈改革

文/南湖居士

经过多日的等待,针对演员那尔那茜“高考移民”事件的核查,联合工作组终于发布了初步的情况通报。从官方公开的内容去看,关于高考报名材料造假,已经实锤了;另外还有委培违约的问题,正在进一步深入调查。但是仔细琢磨“经研究同意将毕业证、学位证原件等材料交给那尔那茜”的一番表述,又令人感到不小的疑惑——那尔那茜违反委培协议,并未返回内蒙古自治区就业,而是远赴挪威攻读硕士学位,为何一连串原本行不通的操作能够如此顺利地完成?

想来,远超人们认知范围的奇葩运作手段,又岂止是委培违约呢?仅看最近引发公众高度关注的热点,就有被撤销证书的四加四医学博士、陷入耳环风波的年轻女演员、因演讲内容争议而曝光学业路径的哈佛毕业生……大抵可以获得一个推论:不管是卓越人才班也好,定向委培也罢,或是进军演艺圈,还是出国留学镀金,凭借各种特殊门道逃避高考的残酷竞争,从目前的情况而言绝非个例,似乎逐渐形成了一个颇具气候的小生态。

当然,“拼爹”的粉墨登场,自有它的历史渊源。回顾几十年来舆论对高考僵化的广泛诟病,打破单一招生办法的呼声曾经是十分强烈的。于是乎,相关的教育改革措施,便应运而生了。名义上仍是择优录取,可是经历几轮改革之后,对于“优”的解释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具体来讲,应试教育之下,考试分数算是区别优劣的唯一标准,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的确比较片面,却是相对客观的规则。再看素质教育的特征,优秀与否的评判就向多元化发展了,并且包含着许多主观的要素,往往无法统一衡量。

这里,谈谈自己的一些感悟:越是主观的东西,出错的风险越大。到底现今的教育改革遭遇接二连三的质疑,便是面临类似的困境。倒不是说多元化不好,只是创新模式走向掺水愈加严重的混乱局面,表明破坏社会公正的代价,是我们承担不起的。至于化解危机的最佳方案,便是获取大家的认同,使择优的结果经得住群众的检验。很可惜,理应做到更加阳光、公开、透明的选拔程序,偏偏总是有人喜欢遮遮掩掩、掖着藏着,硬把改革变成少数人包办的神秘游戏,难免让人产生开绿灯走后门的诸多猜测。

究竟改革偏离正确的轨道,也并非教育行业的专属,其实潜规则的猫腻早就普遍存在于各个领域了。不得不提一句,最近和朋友交流,找到一个共同的体会,便是发生在身边的改变不少,真正发挥积极作用的却没有几样,有时觉得能够维持现状就好,改了什么反而糟糕。深挖背后的症结,我以为,毛病在于大刀阔斧地推动改革,却不闻不问改革衍生的矛盾,甚至还要利用创新去制造漏洞,借此满足私欲。此处,笔者声明一点,个人是支持改革的,亦是欢迎创新的,只希望纠正改革中暗藏的套路——改革必须将民生福祉当作重心,不该由既得利益者完全主导,不该沦为掌握资源者的量身定做,不该给金钱和权势的日后操控提供方便。所以,眼下是时候补齐改革的配套设施了:第一、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机会参与到改革当中;第二、新机制的每一个细节都要接受全民的监督;第三、通过新鲜事物进行违法违规的,需有严厉的制裁对其惩戒——高考作弊的后果,早已属于众所周知之事了;倘若依靠家庭资源践踏公平原则的,常常处罚太轻,恐怕又是一种不合理的状况吧。

    2025年6月29日

2345截图20250629234808.png







@mmexport1731481741777.jpg 215626gb0ly88z03yb0e9e.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