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28|评论: 2

[原创] 点号或多或少——《用法》指瑕八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7-3 0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点号或多或少——《用法》指瑕八

说明
   因笔者对中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包括初中审读教材)指瑕、还有对之前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指瑕的网文均有涉及《标点符号用法》(简称《用法》)的,故现把对《用法》指瑕之文汇总上贴上传。
   笔者对《用法》指瑕的网文共十篇,指出它的差错处数共61处,差错个数计36.9个。按《图书质量管理规定》,差错率超过1/万为不合格图书,超过5/万须全部收回。《用法》字数4.7万,若笔者所指差错全真,则《用法》差错率为7.8/万(须全部收回)。
   《用法》,20111230发布,201261实施。本标准由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提出并归口北京大学主要起草单位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此《用法》是第4版,也是最新的一版(前三版分别在1951年、1990年、1995年发布)
   《用法》虽贵为国标,但并非绝对真理沈阳教授如是说:

    当然,现在的标准绝非完美无缺,更不是不刊之论。(《〈标点符号用法〉解读》131页)

   上文“现在的标准”,指当前版本《用法》。
   沈阳教授,起草《用法》的主持者,又是较权威的《〈标点符号用法〉解读》一书的主编。
   本来初中审读教材(正式出版前的审读版)七年级上下册分别附有《用法》七个点号、十个标号的基本用法的,笔者2014年2、3月参加审读工作对此指瑕,五个月后获编辑反馈这一内容已从教材中删除正式出版时统编教材没附标点于后。
   关于《用法》,可参阅(网搜)蔡维藩先生(曾为大连大学常务副校长)的<标点符号用法>新标示例问疑》一文。蔡先生指出《用法》差错42处,计差错个数64.4个,若所指差错全真,则《用法》差错率为13.7/万,远超须全部收回的标准。
   蔡先生所指之瑕与笔者的不重复。

标点差错(差错处数2-差错个数0.2)
   1.《标点符号用法》,7页:   

4.9.3.1
    示例3: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浅析
   最后的句号似多余

   示例3后面的文字有冒号,有引号,引号内文字独立且完整,句末点号叹号就在后引号内,后引号外就不应再有句末点号句号而应如下(删去句号):

    信纸上用稚嫩的字体写着“阿夷(姨),你好!”

2.《标点符号用法》,10页:

4.12.2
    着重号的形式是.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浅析
   文字中间似缺点号点断。

   这不是一个单句,而是有两个分句的复句,分句间须用点号逗号点断。
   第一个分句主干是判断,形式是.(什么是什么);第二个分句主干是“标注”(补语“在相应文字的下方”)。两个分句不可不停顿地连着说(形式是.’标注”)的。
   改动如下(在.”后添上逗号):

    着重号的形式是.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用法》12页中有类似结构的句子中间是用逗号点断的,可参照:

4.16.2  
    专名号的形式是一条直线,标注在相应文字的下方。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7-4 15: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25-7-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