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都“5+2”区域中考第二批次录取分数线近日公布,关注中考的家长群里都炸开了锅,除了第一时间原文转发,媒体和教育自媒体的各方解读均有着很高的关注度。
作为一个“抽象不了一点”的老母亲,小编对密密麻麻的录取分数线、录取位次、录取平均分等等数字,其实是有密集恐惧症的。奈何班主任也在班级群@全体家长希望关注下各高中录取分数线,于是硬着头皮整理了“排排坐吃果果”的一表汇总,自助助人嘛,希望更多和小编一样的家长,一图在手、所见即所得。
存图的同时,不要划开,一些关键追问随表附上,也请拿走不谢哟!
>>>录取位次有多少参考价值?
无论中考和高考,考多少分不那么重要,排多少名才有决定作用。那么,学校的录取位次,是否就是能体现学校的认可度和实力呢?
答案一方面是:确有一定参考价值。
从表中可以看到,市直属的传统“三校七区”稳稳霸榜,高新区两所“新贵”紧随其后,老牌名校川师附中作为锦江区代表跻身前10。而在强大政策支持下,“民转公”仅三年的市直属学校——成都二中,也以统招录取位次“4011”尽显黑马之姿。
统计显示,此表前10,“四”系学校3所、“七”系学校2所、“九”系学校3所;此表前30,“四”系学校5所、“七”系学校7所、“九”系学校5所……进一步印证了“四七九”三所成都顶尖名校集团化办学的绝对实力和超高人气。
然而在另一方面,也不能尽信此表。比如,位于金堂县的树德淮州学校,为何比金牛区“一哥”七中万达学校、成华区“一哥”成都英才学校收分还高呢?
(树德淮州学校今年招生计划)
个中关键,在于七中万达学校和成都英才学校在成都“5+2”区域是组一个年级,人数分别为520名、470名,而树德淮州学校在成都“5+2”区域仅招生50名,其中统招25名、调剂25名(另外该校还要面向金堂县招生450名),差不多可以理解为,树德淮州学校攒了一个好班,就以“微招生”拉高了整个学校的录取位次。
当然,非“5+2”区域的领头学校如新都一中、龙泉中学也仅面向“5+2”区域招生50人,录取位次却排在11000名开外。
>>>新办高中为何都如此抢眼?
今年成都新增多所公办高中,录取分数都不低:同为“三小联中”在初高贯通培养方面的探索,石室联合弘文学校录取分数线620分、录取平均分627分;树德实验高中录取分数线613分、录取平均分626分,和去年开办的七中育才东湖校区相比,虽然录取位次略微落后,但录取平均分一样或相当接近。
(石室联合弘文学校官微截图)
而同样扎根武侯区,“七”系新校墨池书院中学比“四”系新校石室锦官中学录取分数线高1分,但录取平均分却比后者低了2分。
今年新开的高中还有:锦江区的盐道街中学(南区),是在原锦江教科院附属中学更名的基础上增设的高中,录取分数达606分,与盐道街中学本部仅相差5分;温江区的菁才中学,录取分数线598分、录取平均分606分,平均分直追高新区的玉林中学;成华区的华西中学(桂龙校区),录取分数线570分,但579分的录取平均分超过了成大附中……
需要注意的是,大部分新校都“心照不宣”地控制了统招名额,如温江区的菁才中学招生100人,武侯区的墨池书院中学和石室锦官中学、锦江区的盐道街中学(南区)分别招生200人(其中指标122人、二批次78人),青羊区的石室弘文联合学校和树德实验高级中学分别招生220人(其中指标135人、二批次85人),那么,名校光环下分数线抬高的情况其实与树德淮州中学的“微招生”同理。
(成都英才学校往年录取情况)
根据成都英才学校官微,该校开校以来的录取位次分别是3452名(2022年招生200人)、4160名(2023年招生300人)、4346名(2024年招生450分)——推测成都今年新设高中的角力,还要之后几年才能真正见分晓。
>>>眉山学校为何纳入成都统招?
这所学校的名字相当“bling-bling”,是四川省政府根据与清华大学合作协议,在眉山市仁寿县落地的清华附中天府学校。
(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全貌)
该校小学部、初中部于2023年正式开学,高中部于去年设立,计划小学部36个班、初中部36个班、高中部60个班。为落实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政府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签署的支持政策,今年,该校面向成都市“5+2”区域招收40名统招生,旨在促进区域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根据网友所传,清华附中排名北京前三)
据了解,清华附中在北京可和人大附中、北京四中等齐名,但同样是“微招生”,清华附中天府学校当前在成都“5+2”区域学生和家长的认可度还有待提升,在中考志愿填报系统中将该校作为第二批次第一志愿填报的考生,录取分数线555分、录取平均分575分,录取位次和天府新区的华阳中学(香山校区)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