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86|评论: 3

[转帖] 罚款45万,能让一个餐饮小老板倾家荡产,但也值得他豁出去跟你干到底了

[复制链接]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7-14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罚款45万,能让一个餐饮小老板倾家荡产,但也值得他豁出去跟你干到底了


                        作者:圆圆


           有些事不上秤,四两重都没有,上了秤,一千斤都压不住。
         山东临沂开饭馆的老张,最近差点被一道汤给“送走”了。不是汤里有毒,是汤的名字有毒,更准确点说,是拍了这汤发网上的行为有毒,毒性之烈,远超汤里那只“蛤蟆”。

       事情简单:老张觉得自己店里的“蛤蟆汤”味道不错,随手拍了段视频发抖音上,大概是想显摆显摆,招揽点生意。视频里,热气腾腾的汤锅翻滚着,老张可能还乐呵呵地说了句:“咱家蛤蟆汤,地道!” 就这,捅了马蜂窝了。

      兰山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志,大概是刷本地短视频刷得格外认真,一眼就锁定了老张的“罪证”。好家伙!“蛤蟆汤”?这还了得!

在他们看来,“蛤蟆”就是中华蟾蜍,那可是上了《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三有”动物!国家明令禁止以食用为目的养殖和经营!你这公然拍视频宣传售卖,妥妥的违法广告啊!

     处罚令来得比外卖还快:罚款四十五万!整整四十五个“达不溜”!

      老张当时估计眼前一黑,腿都软了。开个小饭馆,起早贪黑,油烟熏着,房租压着,这两年能活下来都算烧高香了。

      四十五万?卖多少只“蛤蟆”能挣回来?把他店里锅碗瓢盆桌椅板凳全卖了,再搭上他这把老骨头,也凑不够零头啊!这哪是罚款,这简直是“抄家灭店”通知书。

      老张心里那个冤啊,比窦娥还冤。他拍着大腿喊:“俺们临沂人说的‘蛤蟆’,就是牛蛙啊!菜市场里摆着卖的,十块钱一斤的半成品,咋就成保护动物了?俺炖汤用的就是这玩意儿!不信你们来后厨看啊!”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志们很坚定:视频里说了“蛤蟆”,账号名就是店名,这就是商业广告!广告内容宣传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制品,违法!四十五万,没商量!

     按这标准,抖音上但凡店老板晒个自家菜,只要账号名带店名,甭管拍得是拍黄瓜还是炒土豆丝,都算违法广告预备役?以后开店得先注册个“美食爱好者张三”的号才行?

    老张也是被逼急了。四十五万,这个数目太“讲究”了。它正好卡在一个微妙的点上——数额巨大到让一个小老板倾家荡产,但也巨大到值得他豁出去跟你干到底了。

     请律师要钱吧?找媒体曝光要钱吧?打官司费时费力吧?四十五万,够他折腾一阵子了。横竖都是死,不如搏一把。

      民间有智慧:会借钱的老赖,通常就借你个三五千,顶天万把块。为啥?因为这数目你心疼,但想想请律师的费用、打官司的麻烦,可能就算了,认栽。

      但要是他敢开口借你四五十万?嚯!那咱立马精神了,这钱够请最好的律师陪你玩到底了!非得把这钱追回来不可!
      市场管理局的同志们,大概没体会过这种“民间经济学”,大概觉得罚个四五十万,跟罚个四五百块似的,毛毛雨啦。
他们不知道,或者说不在乎,这几年街面上的小老板们,过的都是什么日子。四十五万?真敢开口啊!这哪是罚款,这是照着米其林三星的标准在要钱呢。

      再说“蛤蟆”。市场监督管理局咬定是中华蟾蜍,一副为民除害、保护野生动物的凛然姿态。可这事儿最荒诞的地方就在这儿了:中华蟾蜍,它有毒!剧毒!皮肤腺体分泌的毒液,能放倒人的!

      如果是用这玩意儿熬汤给客人喝,老张的店门口早就该排满救护车,而不是等着吃汤的食客了。2024年海南就发生过误食蟾蜍中毒,一死两伤的惨剧。这么明显的逻辑漏洞,市场监督管理局的同志们愣是看不见?
真要怀疑他用毒蟾蜍,最该做的是什么?是立刻、马上、火速冲进后厨,封存食材,检测化验,追查来源,防止食客中毒!这才是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正经事。

       你说他们不认真工作吧?也不是。人家刷短视频多勤快啊,本地内容盯得多紧啊,发现“嫌疑”立刻重拳出击,效率高得惊人。你说他们认真工作吧?最基本的现场核查、事实认定、危害评估,全丢到爪哇国去了。只盯着屏幕上的“蛤蟆”二字,就敢把一家小店往死里罚。这种“键盘执法”,精准又粗暴。

      事情闹大了,网上吵翻了天。大概终于有人觉得这罚单实在有点站不住脚,压力之下,最新的通报出来了:不处罚了。撤销了。老张的“冤屈”似乎得到了昭雪。

      市场监督管理局的通报,字里行间大概还觉得自己挺委屈:我们严格依法办事,发现违法线索严肃处理,后来呢,考虑到实际情况,本着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原则,我们高抬贵手,不罚了。

      可老张们真正想说的是“严肃处理”,就是不分青红皂白先按最高上限罚个倾家荡产?你们那“实际情况”,难道不是在汹涌的舆情和老板的拼死反抗下才被迫看清的吗?

      真正让人心寒的,是这种执法的随意性和破坏力。今天老张因为当地俗称的“蛤蟆”(实际是牛蛙)被罚四十五万,明天会不会有李四因为“蚂蚁上树”里真用了昆虫(虽然可能性极低)被抄家?

后天会不会有王五因为“老婆饼”里没吃出老婆被控欺诈?当执法的尺子像橡皮筋一样可松可紧,当罚款的数目像开盲盒一样全凭“手感”,哪个小老板还敢安心做生意?大家伙儿都成了砧板上的蛤蟆,谁知道下一刀啥时候落下来?
这造成的“寒蝉效应”,比任何罚单都可怕。它直接冻毙的是市场那点残存的、可怜的活力。

       其实,保护野生动物,没人反对。真要打击非法捕猎、贩卖、食用中华蟾蜍等保护动物的黑产,我们举双手赞成。但问题是,真正的黑产链条在哪儿?

       那些偷偷摸摸捕杀、运输、销售的,那些在阴暗角落交易的,才是该下大力气去抓的!而不是盯着一个在明处开店、用合法渠道采购牛蛙(当地俗称蛤蟆)、拍个视频还被你抓住把柄的小老板往死里整。
这感觉就像,大街上抢劫的流氓不管,专抓不小心掉了十块钱没及时捡起来的路人,还说他扰乱金融秩序。

      看看我们这个小县城扶持的美食城吧,疫情过后,多少店铺的卷闸门就再也没拉起来过,空荡荡的铺面像一张张无声控诉的嘴。能活下来的老店,很多都不是靠卖吃的了。反倒是旁边自发形成的夜市,烟火气越来越旺。

这景象,还不够说明问题吗?在这种萧瑟的大环境里,市场监督管理局挥出的这四十五万“重锤”,显得格外刺眼,格外不合时宜。

      所以啊,求求你们了,真要刷短视频找线索,多往正道上用用心。该去抓的,是那些真正祸害百姓、破坏生态的“真蛤蟆”(黑产)。别总把力气使在老实做生意的“假蛤蟆”(小老板)身上。

       毕竟,中华蟾蜍的毒液毒倒个把人,但这一罚,能直接干翻一家店,寒了一片心。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25-7-14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章

发表于 2025-7-14 2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层恣意妄为没人管,究竟还有没有王法?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7-15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市场监管真是权力无边了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