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048|评论: 3

[原创] 广电总局发文,杜绝抗战神剧:屡禁不止,病根在于不要理性,只要正能量的观念作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8-1 00: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抗日与正能量

文/南湖居士

七月二十一日,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发布关于抗日题材微短剧的管理提示,要求各级广电管理部门落实监督责任,加强内容审核把关。对抗日题材的严厉整顿,许多年来花费了不少努力,如今“神剧”却又悄悄的死灰复燃,可知“摒弃将家国叙事矮化为个人复仇的创作,杜绝缺乏历史逻辑的弘扬民族大义主题”仍旧任重道远。

谈及“我方超人化、敌方弱智化”的幼稚剧情普遍流行于抗日题材,归根结底,是满足了目前国内固定消费者的喜好。作为一名资深的影迷,我读过无数条评论,在此客观地讲一两句:除了极小的知识水平影响,其实大部分观众都清楚抗日的艰辛历程。之所以明知当时的局势十分危急,偏偏还要接受影视里面违背军事常识的各类奇功和神技,纯粹是因为百姓喜欢看到中国军队胜利的场景,获取一种振奋人心的强烈快感。一般简单朴素的民族情感,其中颇有古人“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的味道。简而言之,是否尊重历史事实,在人们心中并不太重要,关键是能够彰显击败敌人的自豪感,传播我军奋勇的正能量,就赢得了用户群体的青睐。

凡是符合市场需求的,便是流量的保障,是利润的基础。既然抗日英雄战无不胜的辉煌代表了爱国,象征着正能量,已经在群众的观念里牢牢扎根,那么为了宣传爱国,增添正能量,塑造己方完美无瑕的形象,就变成了抗日题材作品的主要任务。然而,人无完人总是永恒不变的铁律。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国产战争片、抗战剧从一开始便踏上了错误的路线——为了维护一个现实中不可能存在的完美形象,为了追求完美的人物设置强行输出正能量,后续展开的桥段只会愈加荒唐离谱。倒是少数呈现不完美的抗日剧,反而成就了经典。譬如老版《亮剑》的八路军官兵,每个人的身上似乎都有缺点,但就是这样暴露角色不足之处,甚至略带一丝粗俗的真性情,恰是全网好评如潮的亮点。再有《我的团长我的团》把一群溃兵的狼狈状态更大胆的描绘出来,通过还原不完美的血肉之躯,生动的讲述着中国远征军面对的残酷境况,教人反思战争向世界施加的痛苦与创伤,堪称抗日题材里比较罕见的佳作了。

想来,真实的战争原本就是悲剧,是惨案,是降临人间的灾难。从同胞曾经遭遇的生离死别中硬要发掘某些正能量的痕迹,又何尝不是一种亵渎呢?此处,笔者不愿过度纠结正视历史跟释放所谓正能量的内在矛盾,否则恐怕再次招致一帮爱国人士的误解和谩骂围攻了。究竟世人需启蒙,社会需发展、文明需进步,我希望大家明白一个道理:朴素的民族情感虽然纯洁,却往往是非理性的东西。所以,弄懂理性的爱国精神与正能量,是非常有必要的——爱国,不必包装得高大上,普通人做好各自该干的工作即是爱国了;至于正能量,绝不是依靠几篇积极乐观的温暖鸡汤便办到了,真正的正能量是有效解决基层的困难问题,改善他们的生活。总之,全民的安居乐业,便是正能量;全民的轻松富裕,便是正能量——没有硝烟,远离战火,和平算是最大的正能量吧。

2025年7月30日

2345截图20250731214650.png

———————————————————

@mmexport1731481744145.jpg 215626gb0ly88z03yb0e9e.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25-8-1 03: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样的神剧居然有那么多观众,说明受众素质普遍低下。

发表于 2025-8-1 08:55 | 显示全部楼层
脱离实际的胡编乱造。

发表于 2025-8-2 0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