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会有动作吗?
显然不会,泽连斯基这么说,无非是拉住特朗普不完全倒向俄罗斯,继续通过欧洲向乌克兰出售武器,特朗普的话已经不可信。
俄罗斯已经明确表示,将继续战斗下去,俄罗斯实现不了最低目标,无法完成“宏大叙事”,只有不计代价继续战斗下去。
乌克兰、欧洲不指望特朗普,因为乌克兰、欧洲有自己的新动作。
德国选择一条更务实的道路,除了增强欧洲自身防御,增加国防开支,在立陶宛驻军,德国还向乌克兰提供强大的经济和技术支持,以及大量军事援助。
默茨不再对俄乌领导人会晤抱有期望,转而与欧洲一道加强对乌克兰的援助和安全保障,而火烈鸟导弹似乎也获得德国资金和技术支持。
8月31日,默茨在接受德国电视二台采访时表示,乌克兰战争将持续很长时间,要么以“一方军事失败”告终,要么以“经济和/或军事上的疲惫”告终,目前这种情况尚未出现。
默茨还警告称:“乌克兰战争可能持续更长时间,我们正努力尽快结束战争,但绝不会以乌克兰投降为代价。”
他强调:“如果乌克兰投降,战争明天就能结束,但这只会引发进一步的侵略,后天就会有下一个国家成为目标——而很快,目标就是我们自己。这绝不是一个选项。”
默茨是什么意思,不言而喻,欧洲不会坐视乌克兰失败,那么就只有俄罗斯失败了。
与此同时,欧洲除了全力支持乌克兰,还准备制定“相当精确的计划”,以便在乌克兰部署军队,作为战后安全保障的一部分。
如果俄罗斯同意停火,那么西方军队将进入乌克兰,释放更多乌军前往前线,乌克兰实力会大增,未来恢复战斗也不是不可能的。
如果俄罗斯不愿意停火去,那么乌克兰将瞄准俄罗斯炼油厂、油库、输油管道等目标,从经济上摧毁俄罗斯,直至发生意想不到的结果。
在二战中,苏联能战胜德国,一个最主要的原因是《租借法案》实施,如今,美欧站在乌克兰一边,俄罗斯还有什么底牌?
打了三年多,俄罗斯希望乌克兰妥协,欧洲退缩,实现所有既定目标,却发现身陷战争泥潭,进退不得,而乌克兰早已捏中俄罗斯的“命门”。
整个8月,乌克兰袭击俄罗斯多个炼油厂,导致俄罗斯损失23%的炼油产能,国内汽油价格高涨,经济面临巨大压力。
更加不幸的是,俄罗斯的春夏攻势失败,未来,俄罗斯将无力再发动大规模进攻,更不要说完全占领乌东四州,实现所有预定目标。
而乌克兰却悄悄搞出“大杀器”,除了远程无人机(射程可达2000公里)、长海王新导弹(射程1000公里),射程可达3000公里的火烈鸟导弹也来了。
《经济学人》评价,火烈鸟导弹“看起来好得难以置信”。
该导弹外部类似英国的FP5导弹,导弹设计参考德国V-1火箭,配备马达西奇的AI-25涡扇发动机,投入量产仅用9个月,携带1.15吨的弹头,射程可达3000公里。
目前每天生产1枚,进入10月后,每天7枚,年底乌克兰至少拥有500枚火烈鸟导弹,这够给俄罗斯体验一把了。
8月30日,乌克兰用导弹袭击克里米亚阿米扬斯克附近的沃洛希诺村,俄军一座军营被夷为平地。
袭击导致俄军6艘气垫船被摧毁,1名俄军士兵丧生,多人受伤,原以为是长海王星导弹所为,但乌军方称这是火烈鸟导弹袭击,一发就送走一座军营。
8月31日,乌克兰火烈鸟导弹三发齐射,至于打的是哪里,很快就知道了。
这款导弹出现在俄本土的概率越来越高,乌克兰可以先用远程无人机、长海王星导弹和其他武器消耗俄军防空导弹,随后用火烈鸟导弹对目标实施袭击,效果将十分惊人。
8月31日,泽连斯基向俄罗斯发出警告,宣布将对俄罗斯境内实施新一轮纵深打击,兵力和能力均已到位,那么打击目标是什么?
很显然,目标仍是俄罗斯能源系统,包括炼油厂、油库、输油管道等支撑经济的目标。
俄罗斯是单一的能源经济,其工业体系、高科技产业、金融与制造业都离不开能源经济,乌克兰就是要打残俄罗斯的能源经济,进而影响整个俄罗斯经济,迫使俄罗斯要么做出让步,要么轰然倒塌。
俄罗斯幅员辽阔,曾经的能源输出管道是俄罗斯最引以为傲的,如今能源收入大幅下降,预算超支,50%的税收用于战争,俄罗斯经济已经步履蹒跚,乌克兰准备再狠狠踩上一脚。
俄罗斯大型输油和天然气管道,包括北极光管道、亚马尔-欧洲管道,鲁日巴原油管道以及支线,还有快速装油和天然气港口,包括乌斯季卢加港、新罗西斯克港和图阿普谢港,都会成为火烈鸟导弹的打击目标。
当俄罗斯无法承受高昂的军事预算和能源出口收入下降的局面,那么一切将轰然倒塌。
当俄罗斯能源体系被摧毁时,俄罗斯面临的不仅仅是输赢问题,更可能面临国家生存危机。
俄罗斯军事记者、宣传家马克西姆·卡拉什尼科就公开表示,俄罗斯的经济形势与1985年苏联“改革”前夕相似,政治形势则与1917年2月沙皇政权垮台的情形相似。
这一幕,在俄罗斯历史上似曾相识,泽连斯基宣布对俄罗斯发起新一轮纵深打击,不是没有原因的。
一方面,欧洲是乌克兰的强力支撑,乌克兰实力稳步增强,另一方面,俄罗斯确实撑不住了。
8月30日,俄罗斯“国师”杜金表示,俄罗斯必须赢得战争,无论付出什么代价,特别军事行动的所有目标都将实现。
很不幸,杜金无论什么代价,哪怕要打到最后一个俄罗斯人的想法被否决了,克里姆林宫内部人士透露,杜金的思想和言论极具“破坏性”,可能会破坏俄罗斯公众对克里姆林宫的信任。
如果出现无论付出多大代价,都要打下去的局面,极有可能历史再次重演,这正是俄罗斯担心的。
8月31日,挪威和英国签署价值100亿英镑(135亿美元)的协议,英国将为挪威海军建造护卫舰,首批将于2030年服役,目标直指俄罗斯。
欧洲“重新武装“,各国加强军备,强力支持乌克兰,俄罗斯未来肯定不会好,乌克兰一定会送俄罗斯一程。
此时此刻,不由得想起车臣首任总统杜达耶夫,他的预言会成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