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新闻网成都3月2日讯(闵勇智)记者3月2日从江安获悉,该地长江河段发现疑似古冰川遗迹冰臼群。
据悉,新发现的大型冰臼群在育江与长江的交汇处,冰臼群长约600多米,宽约50多米,由宽1米至10公分、深1米至5公分的石窝子组成,形成不规则的石窝子不计其数。
新闻链接:
冰臼,是在巨厚冰层覆盖的“封闭”和“半封闭”状态下,冰川溶化沿着冰川缝隙向下流动,在冰层的巨大压力下,呈“圆柱体水钻”方式,向下进行强烈冲击、游动和研磨而形成深坑,于是形成冰臼,它有三大特征:“口小、肚大、底平”冰臼是指第四纪冰川后期,冰川融水携带冰碎屑、岩屑物质,沿冰川裂隙自上向下以滴水穿石的方式,对下覆基岩进行强烈冲击和研磨,形成看似我国古代用于舂米的石臼,故称之为“冰臼”。它是古冰川遗迹之一。
冰臼,是古冰川作用的直接产物和古冰川作用的重要遗迹和证据,也是古冰川运动存在的有力见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