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前面曾介绍过的我的这位老同事,是六十年代初参加作的,他任县处领导近30年,大家都认为他积蓄了不少钱。儿女想买房,他虽表示赞成,但却拿不出钱来,因此,儿女只好住在当年单位分的旧房里。儿子一家仨口,住房只有30多平方米,女儿的住房有50多平方米。几年前,主管局给他一套120平方米的新房,当时要房的人多,主动让给了别人,局组织部长再三劝说他要下这套新房,他一再坚持不要,至今仍住的是八十年代初修建的80多平方米的旧房,再没有第二套房屋。 他是一名老领导干部,不少人都认为他存了不少钱。一次一位老乡做生意,上门来对他说:“我急需20万资金进货,一年后按百分之十利息连本带息还给你”。他再三解释,老乡还是不相信他没那么多存款。后来,一位同事得了重病,急需用钱,他二话没说,借给了这位同事5万元,存折上还剩了不足10万元。 也许别人会说,那有一名老领导,家中才有十多万元的积蓄?我告诉你,这的确是真实的!他从来不占不贪,公私分明。他的老伴由于身体条件差,要花不少钱;他老伴的两个兄弟,有四名子女先后上大学,每学期都要按时给他们寄钱用于补贴学费和生活费;加之本单位职工有困难也得适应给予补助,这样一来确实积蓄不多了。了解他的人都十分敬佩地说:他实在清贫,是一位值得学习的高尚的人! |